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化学   17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85篇
综合类   111篇
数学   1107篇
物理学   6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metastasis, and wound healing. Nevertheles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how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cell motility and deformations affects the collective motion of epithelial cell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 modified self-propelled Voronoi model for epithelial cell migration incorporat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self-propulsion of cell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cell elongation. At a high coupling strength,we observe the emergence of backward traveling band structures formed by highly aligned cells, which can be regulated by cell elongations or shape anisotropy. Increasing the cell shape anisotropy, we find that large bands split into multiple small microbands. The latter essentially forms a dynamic zigzag pattern, in which the angle between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bands and the migration direction switches alternatively between π/4 and-π/4 because the cells are forced to move preferentially in the anterior direction. We also analyzed the disclinations in the cell monolayer, force distribution near the domain boundaries and the shape alignment of the epithelial monolay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is dynamic pattern. The present findings may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stripe pattern formations in living systems and inspire potential designs for cell sorting.  相似文献   
2.
应用规约理论,研究了临界的4-规约基的构造问题.给出了一种临界的4-规约基的构造方法,证明了格常数α_4=8/5并改进了β-规约基的一个性质.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Chern-Simons理论的naive格点化,并就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形用Dirac约束体系量子化方法进行量子化.由此显示naive格点化的缺陷,找出了克服这一困难的办法.求出了anyon产生算符.  相似文献   
4.
双格半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良 《数学学报》1993,36(1):114-121
本文给出格半群上对偶同构、双格半群、ST-格半群等概念,讨论了格上半群构成格群的几组充要条件,从而解决了格在什么情况下具有格群结构这一至今未解决的问题.同时研究了ST-格半群等的一些性质、指出格群类是双格半群类的一个真子类.  相似文献   
5.
虚二次域上不可分的正定Hermite型的构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构作虚二次域IQ(-m)上不可分的正定整Hermite型的方法.对任意给定的自然数n,d和无平方因子的m,当m3(mod4),除了m=1时n=2,d=1;n=3,d=1,3;n=5,d=1和m=2时n=3,d=1这5个例外,证明了存在IQ(-m)上不可分的正定整Hermite格,其秩为n且判别式为d,并给出它们的明确结构.在上述5个例外情形下,不存在具有上述性质的格.  相似文献   
6.
稳定映射与局部代数格范畴的笛卡儿闭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仪香 《数学学报》1997,40(4):597-602
本文引入稳定映射迹的概念,得到了局部代数格上的稳定映射可由迹唯一确定以及局部代数格的稳定映射空间关于稳定关系构成局部代数格,在此基础上证明了以局部代数格为对象稳定映射为态射的范畴是笛卡儿闭范畴。  相似文献   
7.
蕴涵代数与BCK代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研究 Fuzzy蕴涵代数与 BCK代数之间的关系 ,给出 MV代数与 BCK代数之间的联系 ,建立正则 FI代数和对合 BCK代数的对偶代数  相似文献   
8.
左Clifford半群的特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Clifford半群的推广,本文定义了左Clifford半群,给出了它的许多特征,建立了它的半格分解结构和ξ直积结构。还讨论了两类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9.
Sub(L)中的五边形格特征及其数量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占新  赵萃魁 《数学杂志》2002,22(4):459-463
五边形结构在刻画格的特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应用格论及组合数学的方法讨论了格L与其子格格Sub(L)中所含五边形格之间的数量关系,给出了有限格L的子格格中三个元生成五边形格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了Sub(L)所含不同五边形格数量的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10.
戴俊  褚翔升  何大韧 《物理学报》2006,55(8):3979-3984
总结两个保守映象不可逆地分段连续链接(称为类耗散系统)以及一个保守映象与一个耗散映象不可逆地分段连续链接(称为半耗散系统)情况下得到的五项共同动力学特征:不连续边界象集构成的随机网成为唯一的混沌轨道;由于某些相点具有两个逆象而导致的相空间塌缩(类耗散);由于系统的不连续不可逆性质而出现的胖分形禁区网;在具有吸引子共存时占据不连续边界象集随机网和胖分形禁区网区域的点滴状吸引域以及由此导致的吸引子不可预言性;即使在传统强耗散存在的情况下点滴状吸引域仍由类耗散机制主宰.以一个累积-触发电路为例,说明这五项系统动 关键词: 随机网 禁区网 点滴状吸引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