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永红;周泓宇;罗剑;姚筠;彭刚;刘永录;张森 《物理通报》2024,(5):23-26
针对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对应实践环节较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式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提升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以声悬浮装置制作项目为例,介绍项目式实践环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开展应用调研,设计项目实验,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2023年日本著名大学数学入学试题中的“数列”元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数学教学以及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 of LiCr 0.35 Mn0.65O2 under High Pressure b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wdered LiCr 0.35 Mn0.65O2 is measured under high pressure up to 26.22 GPa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300-413 K by using a diamond anvil cell. It is found that both conductivity and activation enthalpy change discontinuously at 5.36 GPa and 21.66 GPa. In the pressure range 1.10-5.36 GPa, pressure increases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and reduces the carrier scattering, which finally leads to the conductivity increase. In the pressure ranges 6.32-21.66 GPa and 22.60-26.22 GPa,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decreases with pressure increasing, which has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crease. Two pressure-induced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s are found by in-situ x-ray diffraction under high pressure, which results in the discontinuous changes of conductivity and activation enthalpy.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行了孔隙水压不同循环次数(0次,10次,50次,100次和200次)以及不同应变速率下(10~(-5)/s,10~(-4)/s,10~(-3)/s和10~(-2)/s)混凝土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峰值应变的变化规律、应力-应变曲线及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相同循环次数孔隙水压下,峰值应变随应变速率增加,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相同应变速率下,峰值应变随孔隙水压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在中低应变速率(10~(-5)~10~(-3)/s)下,混凝土的损伤变化受孔隙水压循环次数影响较大;当循环次数达到200次时,孔隙水压作用对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损伤。通过对循环孔隙水作用下混凝土动态损伤破坏机理的分析可知: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裂纹不断形成、扩展、贯通,材料损伤不断产生、累积的过程;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混凝土发生宏观破坏,失去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金刚石对顶砧上集成的金属电极,对不同粒径的ZnS材料进行了高压原位电导率测量. 粒径为2 μm的体材料ZnS在15 GPa时,电导率迅速增大5个数量级,表明体材料ZnS此时发生了从闪锌矿到岩盐矿的结构相变. 而粒径6 nm的纳米材料ZnS的结构相变压力为21 GPa. 电导率测量结果还表明纳米 ZnS比体材料ZnS还具有更宽的迟滞区间. 相似文献
7.
在斜支撑和V形支撑的基础上,提出了安装阻尼器的三种新型附加联动机构支撑形式;并对这三种支撑形式下的阻尼器行程和控制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采用放大系数的形式使计算公式得以简化;以SMA耗能阻尼器为对象,利用笔者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对包括斜支撑和V形支撑在内的五种阻尼器安装方式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1)不同安装方式的振动控制效果各不相同,上肢联动机构的放大作用最大;(2)SMA耗能阻尼器的控制效果受SMA丝材长度的影响较大;(3)对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阻尼器应选择不同的阻尼器安装方式,才能使整体控制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究混凝土在三向受压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利用自行研制的大型多功能三轴材料试验机,进行不同应变速率(10-5/s、10-4/s、10-3/s、10-2/s)下混凝土不同定侧压比(1∶1、2∶1、3∶1、4∶1)的动态真三轴抗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动态抗压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混凝土在三向受压状态下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峰值应力减小最大幅度为5.42%而后开始增大,最大增幅为18.22%.而峰值应力随着侧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到达3∶1时应力速率敏感性降低.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在低侧压比(1∶1和2∶1)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而在侧压比较高(3∶1和4∶1)时先减小再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裂纹开始从骨料处产生,塑性应变增大,导致峰值应变增大;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峰值应变随着侧压比的增大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较高侧压比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具有增大的趋势,最大增幅为240.66%.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随着应变速率增大越来越陡峭.试件的破坏形态随着侧压比的增大从柱状破坏变为斜剪破坏.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