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1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针对钙镁硅酸盐系列结晶釉,研究配方中钙、镁氧化物含量及CaO/MgO比值发生变化时,对釉烧温度及析晶体矿物种属、析晶集合体形态的影响;分析探讨钙、镁氧化物影响析晶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aO/MgO比值近于1时,釉烧温度相对较低;CaO/MgO比值向大于1或小于1方向变化时,釉的烧成温度趋于升高.CaO/MgO比值在影响釉析晶体矿物种属的同时,影响析晶集合体的形态特征,认为这是由矿物的析晶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2.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五水四氯化锡作用下,用癸二酸和正丁醇合成了癸二酸二丁酯。当癸二酸、正丁醇和四氯化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0.114,回流分水60 min,酯收率达96.2%。并比较了几种Lewis酸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了1 nm钛作为插入层的条件下,镍与锗锡合金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固相反应,比较了微波退火和快速热退火对镍锗锡化物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退火300℃、快速热退火350℃条件下,可以形成连续平整的镍锗锡薄膜.通过进一步分析镍锗锡薄膜的元素分布,发现1 nm钛插入层发生层转移现象,钛在镍与锗锡合金反应后分...  相似文献   
94.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实现了聚氯乙烯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鉴别。对聚氯乙烯的定性采用了衰减全反射技术,用锗作为晶体材料,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定性则采用透射法。用溶解-沉淀法对试样进行分离和纯化,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沉淀剂为无水乙醇。经过此方法,聚合物与增塑剂达到很好的分离和纯化。  相似文献   
95.
聚氨酯(polyurethane)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聚合物的总称,由聚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得。其合成工艺投资大,耗电多,浪费大。本文的合成路线则较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6.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蜂王浆中氯霉素残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处理方法包括添加同位素内标氯霉素-d5和采用10%偏磷酸沉淀蜂王浆产品中的蛋白质,上清液经乙酸乙酯提取,自制硅胶柱和Oasis小柱净化。净化后的提取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检测,多反应监测3对离子(321.0/256.9、321.0/194.0、321.0/175.8)。该方法对不同基质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1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蜂蜜和蜂王浆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μg/kg和0.2μg/kg。  相似文献   
97.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为原料,先后接枝聚乙二醇及吡啶,合成了双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400及吡啶翁盐,并对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吡啶翁盐树脂及双中心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和分析。通过醋酸钾与溴苄的反应,对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发现固载双中心相转移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各单向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98.
在工程应用的很多摩擦对偶中,往往有一方是锐形的,因此,研究锐形滑块的滚动与滑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以锐缘硬质轮在挤压铝和软钢两种平面试样表面的滚动和滑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种摩擦过程中材料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状况,结果表明,要在同种金属试样表面造成相同宽度的槽痕,滚动法所需要的垂直负荷比滑动法所需要的大,然而滚动法所需要的切向牵引力却比滑动法所需要的小.对两种摩擦过程中界面上的应力与材料的强度性能之关系的分析讨论指出,滚动试验中接触界面上的正应力相应于变形材料的屈服应力,因而滚动试验可以作为材料硬度的一种测量方法;滑动试验中接触界面上的剪应力相应于变形材料的流动剪应力;但滚动试验中界面剪应力与材料的流动剪应力之间,以及滑动试验中界面正应力与材料的屈服应力之间却都没有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99.
TiC-Ni系高温自润滑金属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中频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C-Ni、TiC-Ni-Mo和TiC-Ni-MO-WC3种高温自润滑性金属陶瓷材料。栓-盘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TiC-Ni-Mo金属陶瓷的高温自润滑性最好,其在600℃时的摩擦系数为0.19,磨损率为1.14×10~(-14)m~3/N·m,偶件(材料W18Cr4V,HRC62)的磨损率为0.069×10~(-14)m~3/N·m。作者指出,这类材料的高温自润滑性与其摩擦表面上生成的氧化膜的组成和结构相关。此外,本文还就Mo、WC对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