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845篇
化学   1601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215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466篇
物理学   145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赵宽心  李同心  侯茜  但迈  高峰 《光学学报》2019,39(4):136-142
基于锁相光子计数技术,提出一种多波长并行检测的单像素空间频率域成像(SFDI)系统。以一个数字微镜器(DMD)为待测多波长漫反射光的调制光源,以另一个DMD为漫反射光采集、编码与会聚设备,使得会聚后的漫反射光通过锁相光子计数技术实现不同波长的解调分离,同时降低了系统成本。引入压缩感知图像恢复理论,有效缩短了多次空间编码引起的单像素成像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SFDI系统只需要进行像素总数20%左右的编码,即可准确重构多波长下仿体表面漫反射光图像。  相似文献   
992.
单粒子效应是航天电子器件失效的重要原因,研究其物理过程对航天电子器件寿命预测、器件抗辐照加固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模型多从线性能量沉积的角度来解释单粒子翻转,因此无法解释单粒子效应地面实验模拟过程中的温度效应。建立了一个新模型,从高能带电离子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出发,通过解三维的热扩散方程,计算出能量在材料中沉积、交换、扩散,得到电子和晶格温度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过程。推断出离子辐照过程中导致的自由电子浓度和收集电荷随LET的变化关系。此模型解释了单粒子效应中随着器件温度升高,单粒子效应截面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3.
赵远远  乔明  王伟宾  王猛  张波 《中国物理 B》2012,21(1):18501-018501
A high-side thin-layer silicon-on-insulator (SOI) pLDMOS is proposed, adopting field implant (FI) and multiple field plate (MFP) technologies. The breakdown mechanisms of back gate (BG) turn-on, surface channel punch-through, and vertical and lateral avalanche breakdown are investigated by setting up analytical models, simulating related parameters and verifying experimentally. The devic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shallow junction achieved through FI technology attenuates the BG effect, the optimized channel length eliminates the surface channel punch-through, the advised thickness of the buried oxide dispels the vertical avalanche breakdown, and the MFP technology avoids premature lateral avalanche breakdown by modulating th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Finally, for the first time, a 300 V high-side pLDMOS is experimentally realized on a 1.5 μ m thick thin-layer SOI.  相似文献   
994.
姚杰  赵爱迪 《物理学报》2022,(6):83-101
单分子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受限量子体系,且由于其能级分立、轨道局域、化学拓展性强,因而具有丰富的电子态、光子态以及自旋态,这些分子体系中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物态使得利用单分子作为未来量子信息的载体成为可能.对单分子尺度量子态的探测和调控研究有利于我们“自下而上”精确构建量子器件.由于单分子体系的尺寸限制,宏观的表征手段难以对其进行精确地调控和探测.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高精度的实空间定位能力,高分辨的成像和谱学能力,可以实施原位的分子操纵,还可以与多种外场和局域场表征技术联用,是目前精确探测和调控分子尺度量子态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撷取这一领域较为代表性的进展,介绍了基于扫描隧道显微学技术的表面吸附单分子及其相关结构中的量子态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表面单分子体系量子态的制备手段,然后分别重点介绍了单分子的局域磁自旋态以及单分子作为单光子源的光学特性.对于石墨烯分子结构我们将其视为一种大分子的单分子体系,分别从其拓扑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表征和调控两方面做了介绍.最后总结并对单分子量子态研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研究锥映象的固有值、固有元的全局特征,并应用所得的结果研究Ham m erstein 算子的固有值、固有函数的全局特征得到了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术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吸附在Au(111)表面的酞菁分子(H2Pc)与Co原子在单分子水平上的金属化反应过程. 通过扫描探针的操纵手段,以可控的方式原位实现了单个H2Pc分子与钴原子反应生成CoPc的金属化酞菁产物,揭示出源于H2Pc和Co原子的π-d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 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中间产物的图像模拟,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成键和断键的关键机制,即脱氢和金属化过程并非由Co原子和吡咯环的H作用所致,而与Co原子和吡咯环上的N原子之间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应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软件COMSOL对离子风作用下强化平板对流换热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在高压电场下的对流换热现象,得到线-板电极模型相应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方法的准确性。通过研究不同电压下传统风扇风冷、离子风和离子风与风扇共同作用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变化规律,发现空气放电强化传热较传统方式有明显优势。还研究了不同极板距与板长比和不同板长情况下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8.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方法的优势之一就是可多元素同时检测。为获得水体重金属LIBS多元素测量时的综合最佳信号输出,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Pb,Cu和Ni三种元素特征谱线信背比(S/B)与延时门宽之间的数值关系,同时采用DM设计实验数据作为校验样本,保证BP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基于上述数值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延时门宽两个测量参数,定义了适应度函数,得到延时门宽为(15.5和21.5 μs)时,取最小值0.102 4,此时三种元素综合信背比最大,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效果。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提高了水体重金属LIBS多元素测量时的综合信背比,研究方法也为更多参数更多响应的实验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9.
The high-pressure behaviors of SmFeO3 are investigated by angle-dispersive synchrotr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under a pressure of up to 40.3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mFeO3 remains stable at up to the highest pressure. The different pressure coefficients of the normalized axial compressibility are obtained to be βa = 0.60 × 10-3 GPa-1,βb = 0.79 × 10-3 GPa-1, βc = 1.28 × 10-3 GPa- 1, and the bulk modulus (B0) is determined to be 293(3) GPa by fitting the pressure-volume data using the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Furthermore, the larger compressibility of the FeO6 octahedra suggests the evolution of the orthorhombic structure towards higher symmetry configuration at high pressures.  相似文献   
1000.
姚杰  赵爱迪  王兵 《物理》2019,48(5):316-318
近年来,得益于拓扑物理理论和二维材料制备的迅速发展,以量子自旋霍尔绝缘体为代表的二维拓扑材料的研究受到热切关注[1,2]。早在2005年前后,理论表明在二维材料体系如石墨烯[3]和HgTe量子阱体系[4]中由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而存在拓扑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然而石墨烯中的碳是轻元素,自旋轨道作用非常微弱,所以其拓扑能隙太小。HgTe由于由重元素组成,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较强,其拓扑量子自旋霍尔态在2007年的实验中得到验证[5],但仍需在很低的温度下才能得以实现。人们期望能在更高温度乃至室温下工作的具有更大拓扑能隙的量子自旋霍尔体系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