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电容器测量杨氏弹性模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花世群 《大学物理》2003,22(7):27-28
提出用可变电容器测金属杨氏弹性模量的新方法,并从实验上测定了碳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
测量杨氏弹性模量的一种动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动态法确定材料杨氏弹性模量的理论公式及实验方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对试件无损坏,且适应于不同性质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的设计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指出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作为设计性实验符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然后,简介测量金属丝伸长量的几种方案,通过不确定度分析,指出进一步提高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精度的关键;最后,总结了本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干涉测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世群 《光学技术》2002,28(2):183-184
分析了在洛埃镜干涉装置中等效双狭缝间距变化对干涉条纹密度的影响。导出了钢丝因受力引起的绝对伸长量与干涉条纹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它计算了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结果表明 ,激光干涉法不仅比光杠杆法测量的量要少 ,而且用该方法通过测微目镜测条纹的位置要比光杠杆法通过望远镜对标尺读数精确 ,其测量结果要比光杠杆法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用钟表式百分表测钢丝杨氏弹性模量的原理及方法, 并对测量的误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单镜装置测金属棒的杨氏弹性模量的原理及方法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 ,提出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并对误差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的干涉测钢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传林 《大学物理》2000,19(10):30-31
通过测定空气劈尖的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确定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9.
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数据进行二段最小平方法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求得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值,并将计算结果与逐差法求得的金属丝杨氏模量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比逐差法求得的值更接近金属丝杨氏模量公认值。研究结果表明:借助SPSS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使数据处理更加简便,且得出结果更加接近公认值。希望这种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数据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鲍宇  罗致 《物理与工程》2005,15(5):61-64
本文讨论了在静态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及减小相应误差的方法.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实验,可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对实验操作方法及仪器设计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杠杆测定杨氏弹性模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胡成华  周平 《大学物理》2006,25(3):44-45,54
将半导体激光器做成激光杠杆,用于拉伸法测定杨氏弹性模量的实验,可以简化实验装置,并提高微小伸长量的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12.
设计、制作了横梁弯曲衍射法测物质材料的杨氏模量仪器,并利用单缝衍射测量了火石玻璃挠度的变化,实现了螺旋加力装置配合拉力传感器对拉力连续、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3.
CCD摄像型材料杨氏模量测量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利用电视显微技术测量材料杨氏模量的方法,介绍了研制的杨氏模量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及测结果评定。  相似文献   

14.
横梁弯曲衍射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弯曲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中,对测试对象施加稳定的拉力及对横梁挠度变化进行精确的测量是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横梁弯曲衍射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仪通过螺旋加力装置配合拉力传感器实现了对拉力的连续、稳定控制并利用单缝衍射原理精确测量横梁挠度的变化,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CCD在杨氏模量测量中的应用。CCD可实现杨氏模量的自动化高精度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线阵CCD测定液体折射率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周秀娟 《物理实验》2006,26(8):13-15
采用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CCD图像测量技术实现了透明液体折射率的自动化测量.  相似文献   

17.
袁剑辉  程玉民 《物理学报》2007,56(8):4810-4816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N,O,Si,P,S等5种杂质对扶手椅型(5,5)和锯齿型(9,0)单壁碳纳米管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径为0.678和0.704 nm的扶手椅型(5,5)和锯齿型(9,0)碳纳米管在无掺杂时其杨氏模量分别为948和804 GPa.在掺杂浓度10%以下,碳纳米管的拉伸杨氏模量均随掺杂浓度增加近似呈线性下降规律,下降率以Si掺杂最大,N掺杂最小.对与C同周期的元素掺杂,随原子序数增加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下降率增大;与C不同周期的元素掺杂,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随掺杂浓度增加下降率更大,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杂质 杨氏模量 分子动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利用场致发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观测多孔硅的二维微观形貌,利用Nano Indenter XP中的纳米轮廓扫描仪组件(nano profilometry, NP)得到其三维拓扑分析图像,分析了微观结构差异的原因并讨论了多孔硅内部微观结构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MTS Nano Indenter XP纳米压入测量仪器,研究了多孔硅的显微硬度和杨氏模量随压入深度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孔隙率多孔硅的机械性能差别.实验结果测得40mA/cm2,60mA/cm2,80mA/cm2和100mA/cm2四个不同腐蚀电流密度条件下制备多孔硅样品的孔隙率在60%—80%范围内,孔隙率随着腐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氢氟酸(HF)浓度为20%的条件下制备出多孔硅样品的厚度在40μm—50μm范围内;测得多孔硅的平均硬度、平均杨氏模量分别在0.478GPa—1.171GPa和10.912GPa—17.15GPa范围内,并且其数值随腐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纳米硬度范围内随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显微硬度范围内其数值保持相对恒定,分析了样品表面、厚度、微观结构,及环境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多孔硅力学性能随其微观尺度形貌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多孔硅 微观结构 硬度 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19.
伸长法测定杨氏模量实验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光杠杆的原理,借助于激光器、反射镜等器件,设计制作了一个高精度水准仪;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水准仪平移的距离,从而得到钢丝长度的微小变化值.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科学直观,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