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GMC方法计算了单向纤维加强复合材料在承受不同载荷之后的总体松弛响应.Bodner和Partom的弹-粘塑性统一模型用于描述非弹性相的本构关系,该模型不假设存在屈服条件,也就不必指定加载和卸载条件,可以在加载和卸载的任何时刻使用相同的公式.计算表明,与有限元方法相比,利用GMC方法和统一模型计算单向纤维加强复合材料的总体非弹性响应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2.
本文求得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并说明,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响应相差不是一常数;该文的方法还能用于求解其它弹-粘塑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描述大应变率范围下材料响应的粘塑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位错动力学理论中的Orwan和Gilman关系为基础建立描述率相关材料非弹性响应的基本方程,选择材料准静态实验的单轴响应作为强化演化的规律,并考虑应变率敏感程度随变形产生变化的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大应变率范围内率相关材料的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对铝1100-0在应变率范围10-5~104s-1内产生的有限塑性应变的单轴响应进行了理论预测,与Khan和Huang[1]的实验数据及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高应变率和较大应变下不容忽视率敏感参数随变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求得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并说明: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响应相差不是一常数;该文的方法还能用于求解其它弹 粘塑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 《力学与实践》1997,19(6):48-48
本文求得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并说明: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响应相差不是一常数;该文的方法还能用于求解其它弹 粘塑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实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基于分离Hopkinson杆的反射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对加载杆中可能影响拉伸应力波波形实验分析的所有干扰波进行了较系统地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产生于试样端头与加载杆界面处的两主要干扰波对希望得到的应力波的测量和判别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拉伸实验设计必须避开该主干扰波的重叠影响。文中对动态拉伸实验装置、实验要求及信号采集等作了分析。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针对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和建议,诸如干扰波的规避、冲击信号合理测点的选取、加载杆长度匹配、复合材料拉伸试样的设计要求以及加载连接等问题。这些方法和建议包括在加载杆特定段上贴应变片,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一般不用反射波进行数据计算处理,尽量缩短试样标距等。  相似文献   

7.
应变率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岛津试验机和自行研制的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对体积含量为1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准静态的拉伸试验、冲击拉伸试验和冲击拉伸加卸载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在应变率为0.002s^-1-1000s^-1范围内从弹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完整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复合屈服应力,拉伸强度以及破坏应变均相应提高,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高速韧性现象;同时,由于冲击拉伸试验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的影响,准静态加载下复合材料的应力指数与冲击拉伸加载下复合材料的应力指数相比降低了17.8%;在用冲击拉伸复元试验解耦出热力耦合效应的影响后,材料的静、动态等温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同的应变硬化规律。最后,根据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和Eshelby‘s等效夹杂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计及应变率强化效应的弹塑性自洽模型,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对于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应变率无关和应变率负敏感现象,本文根据铸镁合金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基于损伤弱化的反向应变率效应机制,并建议了一个计及这一反向效应的热粘塑性本构方程。由此可以解释材料的表观应变率强化、表观应变率无关和表观应变率弱化三类基本情况。相应地,随损伤引起的反向应变率效应的增强,热粘塑性失稳也有三种基本情况:或在更高应变率或更大应变下发生绝热剪切,或由临界准则转化为临界应变准则,以及或在高应变率下不会发生绝热剪切。  相似文献   

9.
<正> 1 引言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断裂,一般包括三个过程:①基体与纤维界面的脱粘,②纤维断裂;③基体中的裂纹扩展。从复合材料承载能力的观点来看,纤维断裂最为重要,所以根据内应力在纤维中的重新分布对复合材料的破坏进行了某些分析。但这些研究局限于静态分析,而高强度脆性纤维的断裂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伴随着有能量的突   相似文献   

10.
热残余应变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性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残余应变是影响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作者改进的等效夹杂理论定量研究了热残余应变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性强化规律的影响,并对20%SiCw/Al材料的拉、压断口做了SEM观察,通过其拉、压性能实验验证了本文理论的合理性,说明了考虑热残余应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拟合得到了抗折强度与劈拉强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钢纤维体积含量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含量在1.0%~3.5% 之间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钢纤维体积含量超过3.5% 后,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劈拉强度略有提高,而抗折强度仍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D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应力-应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2D机织结构简化为串联的(0°/90°)_S和(90°/0°)_S正交铺层结构,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采用能量变分法,得到开裂的(0°/90°)_S和(90°/0°)_S正交铺层结构中各层的应力分布及90°层裂纹密度与施加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随机的基体裂纹演化理论、随机的纤维损伤和最终失效理论,得到了拉伸载荷作用下正交铺层中0°层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而得到了0°层的切线拉仲模量与作用于0°层的托伸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将0°层的切线拉伸模量代入正交铺层结构的能量变分分析中,得到2D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应变率有关理论中Symonds模型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朗  付锐 《应用力学学报》1999,16(1):104-107
讨论了在结构碰撞数值计算中遇到的应变率效应问题。进行碰撞过程模拟计算时,分别将静态弹塑性理论和应变率有关理论中的Symonds模型引入材料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 HAAKE RV2 0型流变仪 ,在不同外加电场强度和不同颗粒体积分数下测试了基于沸石和硅油的电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外加电场强度升高 ,电流变液的零电场粘度急剧增加 ,电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增加 ;随着电流变液中沸石颗粒体积分数升高 ,电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急剧上升 .这种变化可以用颗粒间作用力与颗粒间距的关系、单位面积的颗粒链数目变化以及多体作用对电流变液性能的影响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恶劣环境中应变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部件、构件和微电子元件,很多是在恶劣环境(包括高温、高压、低温、磁场、辐射、等离子体、腐蚀环境、高速旋转、液下等)中工作的。它们的力学破坏,对人们的安全和生产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为防止这些破坏,需要通过分析、实验和计算来改进设计、制造和检测,以提供减少破坏所必要的数据。实验力学,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中进行力学测量,在此起了关键的作用。它提供了基本数据和检测手段,用于计算和建立破坏理论模型。本文介绍在恶劣环境中,主要在高温中,进行应变测量的国内外一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泡沫陶瓷复合材料在防护工程中的应用为背景,利用MTS(Material Test System,材料试验机)对该型材料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到了应变率在10-5~10-3s-1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泡沫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准静态一维应力压缩条件下显示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同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可用一种经验的脆性材料本构模型进行较好地拟合。而在一维应变压缩条件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则显示出明显的三段式特征:弹性段、平台段和密实段,同时材料的吸能幅值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钟曼英  李志华 《实验力学》2006,21(3):334-338
从静态、准静态直到冲击的应变速率范围内(.ε=10-7~103sec-1),研究了在氢环境中应变速率对10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0钢,应变速率在3.33×10-3~3.33×10-6sec-1范围,氢的影响最明显,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或降低,氢的影响逐渐减弱;对于渗氢和未渗氢试样,应变速率在10-4~103sec-1范围内,屈服应力都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ε<6.0×102sec-1区域Ⅰ内流动应力与应变速率呈线性关系,在.ε>6.0×102sec-1区域Ⅱ内流动应力对应变速率十分敏感。与准静态时相比较,高应变速率下未渗氢试样的流动应力增加了1.1倍,而渗氢试样则增加了1.5倍。文中给出了可以精确描述10钢在高应变速率下渗氢与未渗氢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