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简析化学文化与化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房寿高  吴星 《化学教育》2006,27(6):12-14
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化学,分析了化学文化的内涵,阐明了化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并根据化学文化的研究,论述了化学文化观下的化学教育,以及在化学教育中体现化学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营养快线"饮料建构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复习课,让学生体验食品中的化学,再到生活中的化学,最后到自然界中的化学,感悟化学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在复习课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手段、化学思维方式和化学符号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学科特色,渗透了"化学观"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3.
化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1,22(11):5-9
认识化学科学是化学启蒙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提出了化学启蒙教育应使学生认识到 :化学是实用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的科学 ,化学是创新的科学。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化学启蒙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若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魅力化学,从化学物质、化学变化、化学创造、化学价值、化学构造、化学应用以及以化学为中心的各个研究领域几方面阐述了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它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化学的创新精神,并强调了在探索科学奥秘的同时,不能脱离追求真、善、美——科学研究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略论化学思维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正衡 《化学教育》1996,17(1):11-15
本文主要讨论了化学研究中的“软”化学方法即化学思维方法,指出了长期以来化学界较为忽视“软”化学方法的不足,并从化学思维角度论述了化学观察、化学实验、化学比较、化学归纳、化学演绎、化学分析、化学模型、化学直觉、化学假说、化学移植和化学系统方法等几种主要化学方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以促进化学思维方法的广泛运用,提高化学研究、化学学习和化学教育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绿色化学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化学,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专业或材料化学高分子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文章分析了在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过绿色化学理念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化学灌浆的发展现状以及化学灌浆材料的特点,介绍了常见防渗堵漏类和补强加固类的化学灌浆材料,选取最新的科研实例来说明化学灌浆材料发展与应用状况。总结了化学灌浆材料的优缺点,并对今后化学灌浆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张丹  何兆钊  王辉 《化学教育》2021,42(1):107-113
对世界各国为国际化学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进行收集整理,解读了国际化学年邮票中的化学信息,论述了这些化学信息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化学知识、塑造化学形象以及辅助化学教学方面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化学信息学及其课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信息学是化学学科的新兴分支 ,本文简单介绍了化学信息学的起源与现状 ,并对化学信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化学信息学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测查了381名高中生的化学认识论信念及化学学习策略的结构与水平,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查化学认识论信念与化学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在化学认识论信念各维度的得分均较高,即其倾向于持建构主义取向的化学认识论信念;在化学学习策略方面,高中生倾向于采用深层的化学学习策略;此外,高中生的化学认识论信念与其化学学习策略显著相关,且持建构主义取向化学认识论信念的高中生倾向于采用深层的化学学习策略。基于研究结果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及其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走班制下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分类不清、学生层次混乱等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化学课程的分类构想,将化学课程分为专业化学、生活化学、职业化学和趣味化学4大类。最后,对化学课程分类和学生分层进行合理地思考与结合,设计了化学课程的分层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启明  王清江 《大学化学》2018,33(7):110-113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化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和拓展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建设了面向社会开放的青少年化学科普基地。科普基地以化学探索工作室、化学实践工作室和化学实验数字化工作室为主体,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化学特色,具有科技展馆的视觉效果。科普基地开设了系列化学科普讲座、系列趣味化学实验及化学探究课题,构建了"中小学生、在校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在青少年化学知识普及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科普基地实现了青少年科普基地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高校自身培养目标与服务社会之间的矛盾,希望能为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刘育 《中国科学B辑》2009,39(3):193-193
2008年8月11~13日,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具有悠久历史及光荣传统的西北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200多名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工作者齐聚兰州, 共同探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会议期间,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提出了许多对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和建议, 整个会议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 大会期间的50余场学术报告, 展示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大环化合物和超分子体系的合成、识别、组装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近年来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 与会代表既有象黄志镗先生这样长期从事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老一辈化学家, 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化学工作者, 表明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可以说这是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一次盛会. 自1982年首届大环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召开和1998年首届超分子化学会议在天津召开以来, 经过了几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6年后, 大环化学会议重回兰州, 标志着我国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回首过去的26年, 许多老一辈化学家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为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同时,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一批中青年化学工作者迅速成长, 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诸多领域崭露头角, 成为新时期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过去的26年见证了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成就和进步, 我们更坚信, 在全体同仁的携手努力下, 我国的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发展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300多篇, 充分反映了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进一步展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B辑:化学》决定出版“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专辑.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席, 我有幸被邀请为《中国科学B辑:化学》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专辑的特约编辑. 经过专家评审, 我们仅仅精选了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编辑成为3本专辑出版(中文版2009年第3/4期, 英文版2009年第4期), 希望对广大化学工作者了解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成果有所裨益. 为了此次专辑能够顺利出版, 各位同仁不辞辛劳, 认真撰写和评审, 付出了诸多心血; 《中国科学B辑:化学》编辑部的李战英、朱晓文和方晨等编辑克服困难、加班加点, 仔细审核校对, 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 难免有不当之处, 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见谅和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4.
杨承印  高双军 《化学教育》2016,37(10):44-48
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背景,从顺应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和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2方面分析了化学教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培养"卓越化学教师"为目标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着重论述了化学教师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出要从关注条块分割的知识体系培养转变为关注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并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科学与技术哲学、化学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课程优化,促进职前卓越化学教师既懂化学科学,又懂化学教育,还懂化学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化学学科能力的内涵、化学学科能力的构成要素、化学学科能力水平的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能力的评价等问题。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特殊要求界定了化学学科能力内涵及其核心要素, 并以“学习进程”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化学学科能力发展及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化学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实施绿色化学教育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系统思维被证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维模式。概述了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和系统思维的基本特征,阐明了绿色化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提出了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相关策略,为系统思维在化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实施,以及有效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邓永财  李广洲 《化学教育》2006,27(12):60-62
化学史是了解化学发展和化学概念形成、化学理论建立等过程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它有助于学生有意义和用心地学习化学,促进学生掌握化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对化学的态度。IHV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进行化学史教育的新方法。介绍了IHV的含义、制作和使用过程,并提供了一个IHV样例。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我国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在化学灌浆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重点介绍了中科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对研究所化学灌浆技术的传承及35年来对化学灌浆技术发展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了未来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 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我校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情况和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交流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化学基地在化学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上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了化学素养的操作定义,提出了化学素养与化学专业素养的区别,设计了针对高中学生的化学素养调查问卷,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