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常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再生能耗高、再生排风热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了热泵再生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该系统能同时回收转轮除湿侧的吸附热及再生侧的排风热。研究热泵再生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热力过程,进而建立该系统的■能耗模型。分析室外气象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升高,系统的■损耗减少,■效率提高;随着室外空气含湿量的提高,系统的■损耗先减少后增加;当室外干球温度低于34.0℃,含湿量低于20.3 g/kg(相对湿度为59.8%)时,系统的送风参数能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结果表明热泵再生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较适用高温中湿的室外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江波  陈柳 《低温与超导》2019,47(10):62-67,76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是将转轮除湿机与常用冷却方式相结合实现空调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为降低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再生能耗以及提高系统的冷却能力,本文提出双级热管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系统利用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实现转轮除湿机的再生,蒸发段实现处理空气的冷却。建立了双级热管除湿转轮空调系统传热传湿模型,模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系统的降温除湿特性。研究表明,处理空气进口温度越高,系统的冷却能力越强但系统的除湿能力降低;处理空气湿度越高,系统的除湿能力越强,但系统的冷却能力降低;再生温度越高,系统除湿能力越强,系统热力性能系数越低,但冷却能力降低。综合降温除湿能力及节能要求,双级热管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再生温度不宜过高,推荐≤80℃。  相似文献   

3.
针对锂电池厂房传统除湿空调系统能耗大和再生热湿排风能源浪费,提出了热湿回收二次回风除湿空调系统。以某典型低露点卷绕车间为例,对热湿回收二次回风除湿空调系统和传统除湿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除湿空调系统相比,热湿回收二次回风除湿空调系统的再生电加热量降低了26.4%,系统热力性能系数TCOP增加了120.1%,■效率提高了4.3%,并回收冷凝水量16.6 g/s,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颖  王晗  张伟  董昭 《低温与超导》2013,41(1):41-44,54
提出了分级再生式转轮除湿和蒸发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依据除湿和再生过程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建立除湿转轮和空调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分级再生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级再生的转轮可达到与一般再生转轮相同的除湿效果。与一般再生的空调系统相比,分级再生式空调系统的再生能耗降低了约50%,热力性能系数提高了约90%。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力学理论分析常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分析影响系统能耗高的主要因素,研究获得节能措施为室内排风回收、再生排风热回收、吸附热回收和预冷处理,并提出相应的节能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建立了节能型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能耗数学模型,在典型实例条件下,计算了系统的能耗,能耗结果表明:与传统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相比,室内排风回收节能17.2%;再生排风显热回收节能31.9%;再生排风全热回收不仅没有节能,反而使系统能耗增加7.7%;吸附热回收节能57.0%;预冷处理节能17.9%;再生排风显热回收与室内排风回收相结合节能43.6%;吸附热回收与室内排风回收相结合的系统能耗最低,节能64.4%;预冷处理与室内排风回收相结合节能32.0%;预冷处理与吸附热回收相结合只能降低系统的再生能耗(约6.7%),总能耗会略有增加(约7.9%)。室内排风回收与预冷处理对降低再生温度有利,研究表明,在典型实例条件下,室内排风回收与预冷处理分别能降低系统再生温度22℃和12℃,两者结合则能将系统再生温度降至66℃。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单转轮除湿热泵空调系统,通过实验,对其系统进行了夏季工况除湿性能研究。当除湿区入口干球温度在28℃~40℃之间以温差2℃为一工况增加,温度一定时含湿量在8~20g/kg之间以2g/kg为一工况增加时,新风按20%比例与回风混合,混合风由硅胶转轮除湿后再经过热泵蒸发器冷却降温送入空调区。实验结果表明,从热泵蒸发器处理后的空气温度稳定在20℃左右,满足送风要求;从热泵冷凝器出来的空气温度为60℃左右,满足对转轮再生温度的要求;热泵机组的COP均值为2.7;硅胶转轮除湿率均值为0.32,除湿效率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三种固体转轮除湿系统的模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建立单级转轮系统、厚转轮系统以及两级转轮系统的模型.利用模型比较分析了三种系统的性能.结果显示两级系统处理的潜热、显热负荷和产生的冷量均为最大,但其COP在三者之中最低;厚转轮系统与单级系统的差异不显著.通过实际的两级除湿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干风冷水型转轮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它基于吸附除湿和再生式蒸发冷却技术能够在夏季同时输出干空气和较低温度的冷冻水,克服了现有转轮除湿空调显热处理能力的不足。本文采用全寿命周期研究方法,对此种新型转轮空调系统在上海夏季和冬季运行的模式下进行全寿命的能耗分析、全寿命经济分析及碳信用分析,并与传统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的将溶液除湿与热泵相结合的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该系统使用低温、低浓度的除湿溶液,在任何工况下冷凝热都能满足溶液再生的需求。建立了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系统自身参数变化(溶液温度、浓度)和环境参数变化(空气温度、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系统应对高温、高湿度环境的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典型工况下,除湿溶液的理想温度为17~19℃、相应的质量浓度为25.39%~26.88%;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并且能够在高温潮湿地区发挥其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0.
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界定了空调冷凝热热回收系统的分类,总结了国内外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空调冷凝热热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之一是机房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和运行管理。建立了直膨式、双冷源冷水和热管复合式三类风冷空调系统的能效模型,依据广州、上海、北京和哈尔滨四个地区的气象数据,设定相同的空调负荷和回风参数,对三类空调的年均能效(AEER)进行对比分析,由南至北随着年均气温降低其AEER逐渐提高,分别为4.00~4.38、4.02~7.06、4.24~8.14,相比前二类空调系统,热管复合式的节能率分别提高5.6%~46%和5.0%~13.3%;应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计算了三类机房空调系统在上述四个地区的动态费用年值,对比显示热管复合式空调系统的费用年值分别降低2.1%~39%和3.5%~9.7%。  相似文献   

12.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铁车辆提供良好车内温湿环境的作用,是满足车内乘客舒适性要求的主要设备。由于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能耗占总运行能耗的3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空调系统节能方案进行研究,以减少其能耗。基于北京地铁某线路车辆的空调系统,对空调系统热负荷组成及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了该空调系统的制冷量,通过与常规空调机组的比较、试验的验证以及数值的估算,得出了新型定频空调系统的节能率。分析结果表明:对定频空调机组进行节能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节能率。  相似文献   

13.
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思路,提出了一种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将冰蓄冷技术和毛细管辐射空调技术相结合,系统还利用地源为毛细管辐射供冷提供主要的高温冷源,以实现电力负荷"削峰填谷"、降低能耗和更好的热舒适性。以杭州地区某办公楼为实例,进行了负荷计算、空调方案设计和蓄冷策略制定等工作,并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较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4.
纺织厂空调节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纺织厂空调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并从车间温湿度基数确定、冷负荷计算、气流组织、新风预处理设备及旁通风道使用和冷冻水管路系统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减少空调能耗的系统设计;对喷淋室、挡水板等空调设备进行了节能改造,分析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使用的节能效果。在空调运行方面采用智能调节实现自动控制、合理选择冷水机组台数等措施实现节能目的。测试表明,通过挡水板、喷淋室及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节能改造,空调室节能1.91%,10.52%和5.07%;制冷机组由三台在80%制冷量减少为一台在90%制冷量下工作,耗电减少653kW/h,减少率为64.33%;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空调室能耗日减少477kW.h,与人工调节方式比减少45.60%。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焓差法空调器性能测试装置的基本构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原试验装置进行全自动以及节能改造的方案,并对测控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改造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试验室的测试效率,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降低了试验室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6.
食品冷冻冷藏属高耗能行业,长期存在着大量不重视能源管理与浪费能源的现象。分别从隔热材料、压缩机能量调节方式、冷凝器系统、油系统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冷库的节能潜力。针对冷库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常规管理工作的技术要求和需要,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对冷库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setup, combining two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n a hybrid unit, is described. The work presented herein is part of a broader project that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hybrid LIBS-Raman unit as an analytical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amples and objects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system utilizes a nanosecond pulsed Nd:YAG laser (532 nm) for both LIBS and Raman analysis. In the Raman mode, a low intensity beam from the laser probes the sample surface and the scattering signal is collected into a grating spectrograph coupled to an 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 (ICCD) detector, which records the Raman spectrum. In the LIBS mode a single high intensity pulse from the laser irradiates the sample surface and the time- and spectrally-resolved emission from the resulting laser ablation plume yields the LIBS spectrum. The use of a non-gated CCD detector was found to produce similar quality data (in terms of S/N ratio and fluorescence background) in the Raman mode, while in the LIBS mode spectral features were clearly broader but did not prevent identification of prominent atomic emission lines. Several model pigment samples were examined and the data obtained show the ability of the hybrid unit to record both Raman and LIBS spectra from the same point on the sample, a clear advantage over the use of different analytical setups. PACS 39.30.+w; 82.80.Dx; 82.80.Gk; 52.38.Mf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卧室房间两种空调方案进行模拟研究,比较它们的舒适性和能耗情况找出夏季优质节能空调方案。为避免冬季空调高风速、大风量、大温差、高能耗的特征,提出改进的冬季取暖方案。模拟结果及相关分析说明了在满足人体睡眠舒适性的条件下,分别使用方案一的夏季空调方案和改进的冬季取暖方案时的能耗约为传统空调能耗的40%。并对此节能空调和取暖方式的研究进行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