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王胤  沈力  周浓  孙超 《光谱实验室》2012,29(5):2928-2932
建立了中成药中多种蒽醌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中国药典中含蒽醌的中成药提供一致的测定方法.色谱柱Agela Venusil XBP-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6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40-1.200、0.010-1.200、0.040-1.200、0.040-1.200、0.020-0.6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7、0.9991、0.9997、0.9993,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26%-102.18%(RSD1.68%-2.64%)、98.85%-99.61%(RSD 1.02%-1.94%)、100.29%-104.65%(RSD 1.90%-2.57%)、97.68 %-98.68% (RSD 1.47%-2.53%)、96.18%-100.21% (RSD 1.57%-2.82%).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大黄剂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葛欣  孟祥军  李娜然 《光谱实验室》2011,28(4):1908-1910
建立HPLC测定盐酸法舒地尔的有关物质.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磷酸二氢铵溶液(30 ∶ 70,用磷酸调pH值至3.5±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盐酸法舒地尔检测限为0.3mg/mL,主成分峰与其有关物质能完全分离.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兔眼房水中两性霉素B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膜的缓释作用。采用Hyper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EDTA-2Na(5mmol/L)=80:20(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405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在22.3—245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房水中两性霉素B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大于95%,日内RSD为1.05%。检出限为4ng/mL。该法简便、准确、可靠,适合两性霉素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那西肽预混剂中那西肽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那西肽预混剂中那西肽含量。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5%磷酸水(52∶4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41nm,柱温为35℃。那西肽在6.127—36.76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51410x+2418.3,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77%。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那西肽预混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志聪  王路  朱友冲 《光谱实验室》2011,28(4):2038-2041
利用HPLC测定了潮州柑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甲醇-0.1%的草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C的出峰时间为1.976min,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在维生素C浓度为20—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5,加标回收率为97.71%—102.16%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78%,RSD为1.68%(n=6)。此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测定潮州柑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0.05%庚烷磺酸钠溶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4.0)∶乙腈(84∶16)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33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盐酸二甲双胍在0.11-10.70μg/m...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组织中的奥美定中丙烯酰胺的含量。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4.6mm×250mm);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丙烯酰胺在20—3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204x-87188,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7%。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人体组织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珙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珙桐的指纹图谱,色谱柱:Agilent TC-C18色谱(150mm×4.6mm,5μm),乙腈-0.02%磷酸水溶液(30:70),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外标法定量。对4个不同产地的珙桐叶子进行了检测,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共有模式色谱图,共有9个色谱峰,各色谱峰分离状况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0.60%,符合指纹图谱要求。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中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并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反相柱(4.6mm×1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相关系数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73%,平均回收率为98.9%.  相似文献   

10.
采用Agilent1100色谱仪,TC-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30∶7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360nm,按外标法定量测定四川省内不同产地珙桐叶槲皮素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RSD=1.0%(n=5)。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珙桐叶总黄酮有效成分槲皮素的鉴定提供了准确、灵敏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绵竹、峨眉、宝兴、雷波4个样地中,雷波麻咪泽保护区珙桐叶片槲皮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绿茶中儿茶素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赵杰文  郭志明  陈全胜  吕强 《光学学报》2008,28(12):2302-2306
提出了一种应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检测茶叶中主要儿茶素含量的新方法.首先获取茶叶在10000~4000 cm<'-1>范围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然后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值作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交互验证方法来优化模型的主成分数和所采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EGCG、ECG和EGC三个模型预测值和参考值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0.9763和0.9853,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09、0.1147和0.1365.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功地检测茶叶中EGCG,ECG和EG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沙棘茶中的茶多酚总量。在硫酸强酸性介质中重铬酸钾氧化茶多酚,其吸光度随茶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值与茶多酚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以儿茶素为对照品,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34x+0.4746(r2=0.9986);对稳定性、精密度、回收率进行了试验。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沙棘茶中茶多酚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5.3的醋酸-醋酸铵(HAc-NH4Ac)介质中,茶多酚与磷钼酸铵结合形成磷钼酸酯,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320nm。茶多酚的浓度在0.01—0.20mg/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2×105L.mol-1.cm-1。方法选择性较好,用于茶汤中总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谱-空间特征的黄茶多酚含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多酚是黄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保健和药用功效.准确估测茶多酚含量对茶叶品质鉴定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已经利用电子鼻、电子舌、高光谱和近红外技术开展了茶多酚的估测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缺乏空间特征,难以满足黄茶内外品质综合判断的要求.随着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发展,尽管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茶叶成分估测已...  相似文献   

15.
采用HNO3-H2O2做消解剂处理茶多酚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茶多酚中的金属元素。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数据准确可靠,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茶多酚的生物医学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普洱生茶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倩  佟玲  李文博  高钧  王强 《光谱实验室》2011,28(4):2103-2106
采用Phenomenex synergi色谱柱(250mm×4.6mm,4μm),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对10批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年限普洱生茶样品进行处理,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建立了该普洱生茶的HPLC指纹图谱;与绿茶指纹图谱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法简单精确,为控制普洱生茶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直接取茶叶完整叶进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 (FT- NIR)光谱分析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茶叶的近红外光谱划分为 3个波段 ( :1 0 0 0 0— 71 4 3cm-1 :71 4 3— 5 376 cm-1 :5 376—4 0 0 0 cm-1 ) ,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每种成分的数学模型 ,对不同波段的近红外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在进一步优化波长范围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好的数学模型 ,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校正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0 .994 ,0 .92和 0 .96 ,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0 .1 5 ,0 .31和 1 .6 7。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是绿茶中主要生化活性成分之一。选取茶多酚中含量较高,同时也是性质较活泼、功效较明显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异构体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分子做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计算和研究。使用Gaussian软件,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DFT)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其几何构型。频率计算得到红外光谱后,再进行振动特征分析,可以看到在EGCG和GCG的红外光谱图中每个振动模式下所有基团振动的权重,结合谱图做出相应的振动归属和对比分析。发现:两分子红外谱图相似,分别在1 711和1 717 cm-1处为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苯环上酚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集中在3 500~3 800 cm-1,1 000~1 600 cm-1的多个峰都有苯环面内弯曲振动参与,在1 350和1 280 cm-1附近吸收峰是亚甲基次甲基面内弯曲振动引起的,在500 cm-1以下吸收峰都为原子的面外弯曲振动。采用固相粉末压片法,使用IRPRESTIGE-21红外光谱仪测量了EGCG分子的红外光谱(400~4 000 cm-1),对比理论计算的EGCG分子红外光谱各吸收峰位值,发现在固相中实际测得的EGCG分子的红外光谱与气相下的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理论计算值略微有些红移,原因可能是理论计算在气相条件下采用的势函数存在误差,相比于无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气相,实际测量固相光谱的分子键强度比气相条件下要略大些。使用Gaussian软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选取乙醇作为溶剂,计算了EGCG分子的15个激发态,分析了激发态的组成和能级跃迁情况。计算所得的2个吸收峰分别位于229.3和276.4 nm处,主要对应p电子与苯环π键上电子形成的p-π共轭的电子跃迁及苯环、杂环上π→π*跃迁。从分析振子强度得知,基态跃迁到S4,S5,S6和S12激发态为产生紫外光谱的主要原因,另外的激发态可能为禁阻跃迁,振子强度均小于0.01。上述计算值与使用UV-6100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所测得的EGCG分子在乙醇溶剂中235.1和278.7 nm的最大吸收峰吻合,计算值略有蓝移,可能是茶多酚提取时或本身就带有弱碱性所致。该研究可为研究EGCG分子和GCG分子的性质和生物活性及茶多酚的抗氧化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与儿茶素是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祁门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氨基酸与儿茶素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不同加工阶段差异性很大,但目前在生产中缺乏快速在线检测方法。为了实现对祁门红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快速测定,试验以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后毛茶为原料,获取近红外光谱并利用化学方法检测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对采集的原始光谱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预处理,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法(Si-PLS)构建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近红外回归模型,相关系数与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模型的有效指标。结果表明,利用Si-PLS方法建立氨基酸含量的模型最优组合包含20个光谱区间并联合4个子区间和9个主成分因子,校正集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5 8和1.768;预测集的相关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9 5和2.16。儿茶素含量的模型最优组合包含20个光谱区间并联合3个子区间和10个主成分因子,校正集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0 1和1.22;预测集的相关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8 5和1.17。所建立模型准确性较好,这为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品质的在线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有助于预防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 氧化应激参与了帕金森病(PD)的病理进程. 活性氧在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氧自由基直接损伤细胞膜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蛋白质和各种功能酶引起蛋白质沉淀,诱导促凋亡因子的表达,损伤DNA,最终导致了细胞的凋亡. 然而,关于茶多酚对P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本文应用氧化应激诱导的PD病理细胞模型,评价了茶多酚的神经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茶多酚这类植物天然抗氧化剂对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运用了MTT、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成相, 竞争性ELISA和蛋白质杂交等方法研究了SH-SY5Y细胞的凋亡特性. 结果表明,6-OHDA对SH-SY5Y有时间-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100 μmol/L 6-OHDA处理24 h,细胞活力减少50 %,同时伴随着活性氧增加(用ESR),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和一氧化氮增加,nNOS和iNOS表达量上升及蛋白结合的硝基酪氨酸水平升高. 单独茶多酚处理对细胞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茶多酚预处理可显著降低6-OHDA所产生的细胞毒性. 溶液实验证明,茶多酚对6-OHDA的自氧化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用ESR). 本研究表明茶多酚可能是通过活性氧-一氧化氮途径,减少过氧亚硝基的生成来对6-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表现保护作用的. 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茶多酚在治疗PD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上可能是一种有着潜在疗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