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利用轴对称边界元程序,对影响纤维同界面剪面应力分布的材料和几何参数;纤维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纤维体积分数,试件厚度和支撑孔尺寸进行了数值分析工作,找出了纤维压出实验中导致界面双向脱粘的主要影响参数,给出了关于性暮一经和纤维体积分数的两界面端初始剪切脱粘的发生区域。 相似文献
3.
4.
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界面的脱粘和纤维的拔出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纤维间距d来考虑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改变脱粘段的剪切强度和粘结段的临界能量释放率,推导出了纤维拉拔荷载和纤维脱粘长度之间的变化关系,与StangH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当纤维间距较大时,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小,此时与StangH的单根纤维拉拔情况较为相符,但当纤维间距较小时,由于临近纤维的影响,使得在相同脱粘长度的情况下,纤维拉拔荷载和纤维拔出端位移有减小的趋势,改变复合材料板层的厚度,由于影响了基体的变形,界面的脱粘和纤维的拔出行为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是复合材料设计及研究中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单纤维埋入法测定了上述两个参数。通过实验研究了单纤维段埋入法是一种测定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同时证实了基休的力学性能对界面剪切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部实验在自制绵实验系统上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单纤维段裂试验作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被沿用至今.但是, 这种方法的可信度已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为了明确单纤维段裂试验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试验技术、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作了概述, 并指出: 纤维段裂的饱和状态是单纤维段裂试验的终点标志,以及临界长度是由试验得到的唯一数据, 而这二点是这种试验方法独具的特点, 同时也是这种试验方法难以克服的缺陷.在单纤维段裂试验中, 按照纤维段界面端处的局部损伤模式, 有3种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的问题需要予以考虑:(1)纤维断裂, 基体没有开裂, 和界面没有脱粘;(2)纤维断裂, 基体开裂, 但界面没有脱粘;(3)纤维断裂, 界面脱粘, 基体已开裂或基体未开裂.在单纤维段裂试验的界面端应力奇异性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对单纤维段裂试验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是: 任何纤维和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的单纤维段裂试验都存在界面端应力奇异性, 这就排除了用单纤维段裂试验测定界面剪切强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冲击压缩载荷作用下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明显的损伤软化现象和应变率效应,针对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应力应变实验曲线,提出了含损伤的率相关动态本构方程,由于所引入的损伤最反映了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基体开裂、脱层、纤维断裂等多种破坏模式的总体效果,因此所提出的本构方程形式相对说来比较简便并易于嵌入目前有关冲击力学的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程序,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细观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细观试验方法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着重对纤维压入试验方法从试验的装置,试件的制备,试验的过程以及试验的理论分析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用纤维压入试验测试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国内若干常用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增强塑料长期性能的预报,提出蠕变模量的估算和数据分折的外推法,同时给出了持久强度的估算方法。使用这些比较简便而实用的分析法,能较快地获得材料的长期性能数据,以提供材料使用寿命判定的依据。文中结果可供产品设计和材料性能研究用。 相似文献
10.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断裂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某根纤维断裂后,断口作为裂纹向何处发展?它可以向纤维和基体的界面发展形成界面脱粘,也可向基体发展,造成基体开展,从而殃及邻近纤维。另外,一根纤维的断裂会在其邻近纤维中造成应力集中。本文采取轴对称边界元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研究。本文假定纤维在基体中成六角形分布,即每根纤维周围有六根纤维,均匀地分布在以该纤维为中心的圆周上。 相似文献
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实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基于分离Hopkinson杆的反射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对加载杆中可能影响拉伸应力波波形实验分析的所有干扰波进行了较系统地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产生于试样端头与加载杆界面处的两主要干扰波对希望得到的应力波的测量和判别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拉伸实验设计必须避开该主干扰波的重叠影响。文中对动态拉伸实验装置、实验要求及信号采集等作了分析。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针对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实验技术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和建议,诸如干扰波的规避、冲击信号合理测点的选取、加载杆长度匹配、复合材料拉伸试样的设计要求以及加载连接等问题。这些方法和建议包括在加载杆特定段上贴应变片,考虑到实验的准确性一般不用反射波进行数据计算处理,尽量缩短试样标距等。 相似文献
12.
13.
Hopkinson压杆实验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SHPB实验装置是研究各类工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最基本实验手段,它不仅可用于测量金属、高聚物等均匀性好、变形量较大材料的冲击压缩(拉伸、剪切、扭转)应力—应变关系,经改进后还可以用于测量质地软、波阻抗小的泡沫介质材料和质地脆、均匀性差的混凝土类材料的冲击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此外,SHPB实验装置因加载方式简单,加载波形易测易控制,还可以开展混凝土类材料的层裂强度研究,火工品、引信的安全性、可靠性检测,高G值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以及炸药材料的压剪起爆临界点的测定等。 相似文献
14.
15.
以空间刚架为模型,对Jetmundsen频域子结构综合法进行了探索性实验,并研究了子结构的界面自由度完整性对最后综合结果的影响。实验中,频响函数矩阵中与线自由度响应和集中力输入相关的项通过加速度计与力传感器直接测量,而与转角自由度响应或纯力矩输入相关的项通过一种结合转角自由度间接测试和模态分析技术的方法获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子结构综合法能够有效地预报结构的动力学性能,而转角自由度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力学在未来国际上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测量和实验技术当前和未来在分析结构、结构单元以及技术系统的位移、应变和应力中所起的作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原因在广泛的领域中采用实验力学的方法。现代先进的新技术,新的测量设备,自动的量测和评价过程已应运而生。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杂交技术已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使我们能对结构和产品进行优化设计:节省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结构和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度,管理生产的过程,监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这些方法能用于减少技术系统的危险性和对环境的破坏,对发展中国家传授先进的实验力学方法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response between two materials, and a common method to reduce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is to fill a soft interface material between these two materials. A testing system of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ased on INSTRON 8874 is establish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hich can achieve 600°C at the interface. Based on this system,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between superalloy GH600 material and three-dimensional braid C/C composite material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interface pressures, interface roughnesses and temperatures,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sm of reducing th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with carbon fiber sheet as interface material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testing system is feasible i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ree kinds of the model of crack normal to the bimaterial interface are studied by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highly sensitive
moire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displacement fields near the crack tip. The singulariti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model a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compar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