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自制了紫外/拉曼两用的电化学薄层池。观测到了TCNQ在外电场作用下转变为TCNQ-而后又转变为TCNQ2-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的电子转移过程, 并且当有氧气存在时, TCNQ2-又被氧化而形成DCTC-的过程。还观测到了TCNQ在外电场作用下转变为TCNQ-的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发生频移的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结合稳态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碳量子点(CQDs)/罗丹明B(RhB)分子复合体系o-CQDs/RhB和m-CQDs/RhB中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能量转移效率为73.2%的o-CQDs/RhB体系中,电子转移过程可以忽略;而在能量转移效率低于33.5%的m-CQDs/RhB体系中,电子转移过程则较为显著. 在这个由碳量子点和染料分子组成的典型复合体系中所揭示的能量转移与电子转移过程之间的内联关系,将为与激子猝灭相关的应用提供有用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Sumi-Marcus理论中,采用虚时间分裂算符方法研究电子转移动力学.此方法具体应用于计算嗪-1和N,N-二甲基苯胺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速率常数.通过计算得到的两种反应物态的平均速率常数和一个长时间的速率常数,揭示了不同的sink函数时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电子转移特性.  相似文献   

5.
严格的速率方程理论得到的总是非马尔可夫的,可是大部分实验都可以用马尔可夫的、即传统的速率常数基础上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特性.以最简单的两态电子转移反应为体系,以其在德拜溶剂中的严格动力学解为标定,采用光谱领域著名的Kubo运动谱窄化线型函数及其特性参数来描述电子转移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非马尔可夫本质.该马尔可夫特性参数是相干转移耦合与溶剂环境涨落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它为基础说明了大部分实验确实可以通过传统的速率方程来描述,而非马尔可夫速率过程最  相似文献   

6.
对一类以双酚A为连接链,9,10-二甲氧基蒽为电子给体,带不同取代基的苯为电子受体的给体-受体体系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的重组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获得与实验值接近的结果,说明所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积法将电子俘获材料不仅粉末制成薄膜样品,用WGY-10荧光光度计、自建光谱测试系统对薄膜样品的各种光谱特性进行测试和简单分析,不仅提供了电子俘获材料的激发、激励及辐射光谱特性,为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上依据,而且是优化材料制备工艺所必需的测试环节。此实验可作为近代物理实验课的小型科研训练题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超快时间分辨瞬态光栅光谱技术研究了受体分子结构对光致分子间电子转移速率的影响,以罗丹明101和罗丹明6G在苯胺中的溶液作为研究样品. 苯胺到两种染料分子之间的前向电子转移时间常数以及后续的从染料分子到苯胺的反向电子转移时间常数可以被测得. 结果表明无论是前向电子转移还是反向电子转移,罗丹明6G都较罗丹明101进行得更快.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以及后续分析,发现更具柔性的罗丹明6G分子和苯胺之间具有更强的分子间电子耦合从而导致更大的分子间电子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9.
固体表面反射光与其折射指数之间存在余弦函数关系,而折射指数的均方起伏又和固体表面的密度和浓度起伏有关。因此从反射光的变化可以反映材料内部结构的一些变化。基于此理论指导,本文利用同步扫描光谱(SSS)方法,即荧光光谱仪的同步扫描模式进行反射光的检测,成功地监测了聚己内酯(PCL)薄膜在铜片上的熔融和非等温结晶过程。PCL薄膜的SSS谱图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荧光光谱仪的光源峰(467和473 nm),利用这两个峰的信息可以表征聚合物的熔融和结晶过程中分子链结构的变化。采用SSS方法表征分析得到了PCL的热动力学和结晶动力学参数,其结晶Avrami exponent n为2.8~3.2,平均值为3.1,表明PCL的非等温结晶遵循异相成核、三维球晶生长机理。这些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得到的参数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S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原位测试聚合物熔融和结晶动态过程的方法。此外,SSS方法是一种基于荧光光谱仪的具有普适性的光谱方法,对发光和不发光固态聚合物均可以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
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良好的蛋白饲料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及实现在不同仪器间的模型共享,能极大提高模型的利用效率,满足饲料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针对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适用性问题,首次采用光谱差值转移、直接校正和分段直接校正法进行了三台不同类型的近红外光谱仪之间的模型转移研究。实验样品为四种蛋白饲料原料:玉米蛋白粉、菜粕、酒糟和鱼粉。实验仪器包括MATRIX-Ⅰ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主仪器),Spectrum 400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从仪器1)和SupNIR-2750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从仪器2)。研究表明,同一样品体系在主仪器和从仪器2上所得光谱数据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且均与从仪器1所得光谱数据的差异性相对较大。除分段直接校正法对玉米蛋白粉从仪器2的预测结果无促进作用之外,其他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和系统偏差均明显低于转移前。玉米蛋白粉、菜粕和酒糟样品采用三种方法转移后的模型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0,预测效果良好。鱼粉样品模型转移后的预测RPD均大于2.5,预测效果较好。三种方法对于蛋白饲料原料不同仪器间的光谱差异进行了有效校正。该研究结果对于蛋白饲料品质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苯硝化反应中电子转移反应重组能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重组能的量子化学算法 ,在用CISD/6 31G基组水平上 ,得到苯硝化反应中反应物及过渡态的结构 .并计算了各自交换电子转移反应以及交叉电子转移反应的重组能 ,同实验重组能进行了比较 .计算用了Gaus sian 94程序 .从重组能的角度分析了苯硝化反应 .结果表明 ,对于NO2 + +NO2 →NO2 +NO2 + 的自交换电子转移反应 ,重组能较大 ,结论为 :在芳烃硝化反应中 ,存在以NO2 + 为氧化剂的电子转移步骤的可能性很小 ,而从动力学的角度上 ,用NO+ 作反应的氧化剂更有可能 .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report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binding of nile blue (NB), a well known DNA intercalating drug, with three synthetic DNA oligonucleotides, (CGCAAATTTGCG)2, (GCGCGCGCGCGC)2 and (ATATATATATAT)2. The nature of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ligand upon complexation with the DNA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steady state and picosecond-resolved optical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The geometrical restriction on the probe in the DNA microenvironment is measured using picosecond-resolved rotational anisotropy measurements. Our experiments identify both non-specific electrostatic and intercalative modes of interaction of the probe with the DNAs at lower and higher DNA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This dual nature of binding is also confirmed through gel electrophoresis experiments. The nature of electron transfer (ET) reaction of GC base pairs with intercalated NB has also been explored. Competitive binding study reveals that binding affinity of the probe is higher with SDS micelles than with the DNAs within its structural integrity in presence of the micelles, as evidenced from circular dichroism (CD) measurements. The complex rigidity of NB with various DNAs and its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DNAs elucidate a strong recognition mechanism between NB and DNA.  相似文献   

13.
氰基取代被认为是优化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可行方法. 然而,氰基取代对太阳能电池中电荷产生动力学的影响仍未得到探索. 本文光谱研究表明,在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中,氰化给体中增强的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共混物中的电子转移. 实验发现,在氰基取代给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离域激发,在混合物中会进行超快电子转移. 相比之下,在没有氰基取代的给体中剩余的局域激发态,并没有积极参与电荷分离. 此发现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氰化取代给体的共混物器件的性能会得到提升,表明可以通过调控分子间相互作用、来优化全小分子器件性能.  相似文献   

14.
MoS2摩擦表面氧化与电子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X射线光电子谱(XPS)研究了MoS2摩擦表面的氧化行为和摩擦表面氧化的电子转移,发现Mo2在摩擦失效过程中Mo^4+与氧作用生成稳定的Mo^6+终态氧化物,其间经过Mo^5+过渡态。深入揭示了MoS2摩擦表面氧化过程的复杂性,指出Mo在摩擦表面氧化过程中以多种化学状态存在,Mo原子的氧化是Mo4d轨道上的单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时间分辨的激光闪光光解方法在1∶1乙腈/水溶液中得到了4种核苷酸和芳香酮的瞬态吸收光谱,通过瞬态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鸟苷酸、腺苷酸、胞苷酸、胸腺苷酸猝灭二苯甲酮、呫吨酮激发三重态的反应。由于实验中生成了抽氢自由基和负离子自由基,以及核苷酸正离子在水中的快速抽氢反应,推断出芳香酮和鸟苷酸、腺苷酸的反应机理是先发生电子转移后发生质子转移。而在芳香酮和胞苷酸、胸腺苷酸的反应中没有观察到相应的抽氢自由基和负离子自由基的瞬态吸收峰,由此推断出它们和胞苷酸、胸腺苷酸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反应。对瞬态吸收峰处的时间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核苷酸猝灭芳香酮的速率常数,可以看到随着反应自由能变ΔG的增大,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保兴  陈国辉  汪旭  候英 《光谱实验室》2006,23(5):1075-1084
本文对国内外NIR在烟草行业的研究、应用作了较详细的综述.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来,涌现了大量的有关NIR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也渐趋广泛,NIR光谱技术是一种测定烟草整个制品的技术,值得深入研究.引用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rare earth (Gd, Eu, Tb)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 group carboxylic acids (ortho-hydroxylbenzioc acid, ortho-aminobenzoic acid and ortho- methoxy benzoic acid) and 1,10-phenanthroline were synthesized. Th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energy match and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were carried out. The lowest triplet state energies of ligands and the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ies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measurement of low phosphorescence spectra and lifetimes of Gd complex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