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艳阳  韩静  李娟  张小雨 《光谱实验室》2011,28(3):1215-1218
研究了以3,4-亚甲二氧基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合成四(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的方法,探索了溶剂、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新化合物结构分别被UV-Vis,IR,1H NM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在四氢呋喃(THF)、丙酮、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DMF)4种溶剂中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由实验数据计算求得该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q=9.619×1012L·mol-1.s-1、结合常数KA=3.475×103L·mol-1、结合数n=0.6893,结果表明: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发生了较强的静态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溶液pH值、溶剂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铅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铅对BSA有较强的静态荧光猝灭作用,按照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方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反应的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q=1.0865×1013(L·mol-1·s-1)、结合常数KA=9.232×104L·mol-1、结合数n=0.7639.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钐卟啉,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钐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四(对甲氧基苯基)钐卟啉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由实验数据求得猝灭速率常数K_q=1.3842×10~(13)L·mol~(-1)·s~(-1)、结合常数K_△=3.4610×10~4L·mol~(-1)、结合数n≈1。  相似文献   

5.
β-甲酰基四苯基卟啉的一锅法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苯基卟啉为原料,一锅法和超声结合制备β-甲酰基四苯基卟啉。目标产物产率约61%。产物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存在下,以NaAc-HAc缓冲溶液为介质,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为荧光试剂,建立了用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显色剂用量、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75nm,最大发射波长λex=535nm,Mn2+含量在0.026-3.5μg/25m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2μg/L.已用于面粉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方法,首次获得了竹红菌甲素在黄银胶中的拉曼光谱;分析了电磁增强和荧光猝灭效应在银胶一竹红菌甲素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薄膜: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oly[porphyrin acrylate-styrene] (P[(por)A-S])在高激发密度下的瞬态荧光特性.实验发现,P[(por)A-S]样品的荧光衰减随聚合物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利用Frster机制的双分子猝灭理论对其浓度猝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高激发密度的情况下,Frster机制的双分子作用是加快卟啉侧链聚合物初始荧光衰减和降低其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双分子猝灭 Frster机制 瞬态荧光 卟啉侧链聚合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薄膜: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oly[porphyrin acrylate-styrene] (P[(por)A-S])在高激发密度下的瞬态荧光特性.实验发现,P[(por)A-S]样品的荧光衰减随聚合物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利用Frster机制的双分子猝灭理论对其浓度猝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高激发密度的情况下,Frster机制的双分子作用是加快卟啉侧链聚合物初始荧光衰减和降低其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1,18(6):743-745
本文提出以四(4-甲氧基-4-磺酸基苯基)卟啉(p-OCH3TPPS4)为显色剂,在pH=3.5-5.5的条件下测定痕量铁的新体系,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2.0×104L·mol  相似文献   

11.
Meso-5,10,15,20-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荧光熄灭法测定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铅对荧光试剂 Meso- 5 ,10 ,15 ,2 0 -四 (4 -甲氧基苯基 )卟啉 (TMOPP)的荧光熄灭 ,建立了测定微量铅的荧光分析方法。在 p H9.5的 Tris- HCl缓冲体系中 ,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4 2 4 nm和6 5 7nm,测定铅浓度的线性范围为 5 .5 0× 10 -7— 7.5 0× 10 -5mol/ L,检出限为 8.5 0× 10 -8mol/ L。用于环境水样中铅含量的分析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的酰氧基金属钴卟啉化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杨振岭  刘玉强  杨延强 《物理学报》2012,61(3):37805-037805
文章报道了吸附在银纳米颗粒表面的四苯基卟啉(TPP)的Q带荧光寿命的变化.实验发现将银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吸收峰调至与TPP的Q吸收带共振时,会使TPP的Q带荧光寿命得到延长.这是由于银纳米颗粒对表面的光电场有较大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效应,而处于激发态的TPP分子有较高的极性,这种增强的光电场会对有较高极性的TPP分子有稳定作用,所以延长了其Q带寿命.这对于以卟啉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以四 (4 -甲氧基 - 4 -磺酸基苯基 )卟啉 (p- OCH3TPPS4 )为显色剂 ,在 p H=3.5— 5 .5的条件下测定痕量铁的新体系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4 4 6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2 .0× 10 4 L· mol-1· cm-1,Fe3+ 在 0— 10 μg/ 2 5 m 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应用本法测定花生仁皮中铁 ,回收率可达 95 .0 %—10 8.4 %  相似文献   

15.
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组份由于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其荧光强度受到变化,从而为溶解性有机物的定量分析带来挑战。利用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Cu(Ⅱ), Fe(Ⅲ), Ni(Ⅱ), Sr(Ⅱ), Hg(Ⅱ), K(Ⅰ), Mg(Ⅱ) 和Mn(Ⅱ)八个金属离子对典型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分的荧光猝灭作用,五个水样来源各不相同。实验表明水样被平行因子成功分解为三个荧光组分(色氨酸、腐殖酸、富里酸),这三个荧光组份的荧光得分随着Fe(Ⅲ), Cu(Ⅱ), Hg (Ⅱ)和 Ni(Ⅱ)浓度的增加呈线性或指数下降。在这四种离子中,Fe(Ⅲ)和Cu(Ⅱ)对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荧光猝灭作用明显大于Hg (Ⅱ)和 Ni(Ⅱ)。Sr(Ⅱ), K(Ⅰ), Mg(Ⅱ)和Mn(Ⅱ)基本没有影响。其中Fe(Ⅲ)对于三个荧光组分的荧光猝灭都有较好的分析。由于只考虑Fe(Ⅲ) 和Cu(Ⅱ)的影响,对于含有金属离子的饮用水的荧光强度的校正曲线也被建立。不同来源的饮用水中荧光组份的荧光得分的衰减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水样的来源也是测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实验证实了金属离子对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猝灭作用以及其他因素比如Fe(Ⅲ) 和Cu(Ⅱ)和溶解性有机物本身的多样性都是我们荧光测量典型荧光组份时需要考虑的。表明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准确测量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组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位-四l-(对十六酰氧基)苯基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四-(对羟基苯基)卟啉与十六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中位-四-(对十六酰氧基苯基)卟啉,采用红外光谱监测了反应进程,以硅胶为固定相,氯仿为洗脱剂采用柱层析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离与提纯。最后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主要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混合配合物和单一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紫外光谱的数据表明,掺杂数量相同的其他离子会干扰Eu和Tb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对混合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a(Ⅲ)、Gd(Ⅲ)、Y(Ⅲ)对铕和铽的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其发射峰位的影响不大,三种离子中Gd3+的增强作用最大,且掺杂量对荧光增强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混合配合物和单一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紫外光谱的数据表明,掺杂数量相同的其他离子会干扰Eu和Tb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对混合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a(Ⅲ)、Gd(Ⅲ)、Y(Ⅲ)对铕和铽的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其发射峰位的影响不大,三种离子中Gd~(3 )的增强作用最大,且掺杂量对荧光增强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荧光光谱和1HNMR谱研究了驱动四苯基卟啉锌 (Ⅱ ) [Zn(TPP) ] 咪唑基尾式卟啉铁 (Ⅲ ) [Fe(p ImEPTPP)Cl]超分子自组装的配位键。研究表明 ,Fe(p ImEPTPP)Cl加入到Zn(TPP)二氯甲烷溶液引起的荧光猝灭是前者的尾端咪唑基配位到后者中心离子Zn2 的结果。在Zn(TPP) /Fe(p ImEPTPP)Cl体系中分别加入哌啶、咪唑和吡啶等Lewis碱后荧光光谱变化提供了配位键生成的进一步证据。Zn(TPP) /Fe(p ImEPTPP)Cl体系的1HNMR谱中的咪唑基质子化学位移的变化 ,再次证明了配位键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 3 对氟苯基 5 (2′ 胂酸基苯偶氮 )绕丹宁 ,并并经元素分析、IR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其荧光性质 ,发现在 pH 5 4时试剂与痕量铋 (Ⅲ )形成的螯合物可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大大减弱 ,在λex/λem =30 5 / 4 0 7nm处有最大峰 ,其荧光猝灭值与铋的浓度在 0~ 0 0 2 5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1 2× 10 -10 g·mL-1。建立了一种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