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稀土有机螯合物发光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杨燕生,安保礼,龚孟濂,史华红,雷衡毅,孟建新.稀土有机螯合物发光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1,19(4):298-302.
作者姓名:杨燕生  安保礼  龚孟濂  史华红  雷衡毅  孟建新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
基金项目: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0)
摘    要:总结了稀土有机螯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配体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离子激发态能级的匹配是中心稀土离子能否发光的主要因素;螯合物结构的平面性和刚性是中心离子发光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第二配体的加入一般导致螯合物分子刚性和稳定性增高,因而有利于能量的传递,致使中心离子发光效率增高,但也不能忽视第二配体加入所引起光能的吸收和能量传递过程的竞争;配体的耐热,耐辐射性是配合物能否作为材料的必要因素,自行设计,合成了5类25种新的有机配体及其相应的二元,三元稀土螯合物,研究了这些螯合物的配位性质,发光性能,发光与结构关系及发光机制。提出并发展了稀土离子发光和电子振动光谱作为配合物和生物分子结构探针的两种新的方法。将稀土-β-二酮的发光螯合物与树脂制成荧光塑料;利用铕和铽螯合物的发光和免疫反应,检测了体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证实以稀土离子替代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标记物,有希望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成为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利用Tb^3 荧光检测了植物中生长激素的含量。

关 键 词:稀土有机螯合物  发光  结构探针  荧光塑料  免疫分析  生长激素  结构  配体  合成  应用
文章编号:1000-4343(2001)04-0298-05
修稿时间:2001年1月3日

Progress on Study of Luminescence of Rare Earth Organic Chelates
YANG Yan sheng,AN Bao li,GONG Meng lian,SHI Hua hong,LEI Heng yi,MENG Jian xin.Progress on Study of Luminescence of Rare Earth Organic Chelates[J].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 Society,2001,19(4):298-302.
Authors:YANG Yan sheng  AN Bao li  GONG Meng lian  SHI Hua hong  LEI Heng yi  MENG Jian xin
Abstract:
Keywords:rare earths  chelate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probes  fluorescent plastics  fluoroimmunoassay  growth hormo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