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锐鸿  吴先球 《物理通报》2015,34(10):68-71
: 用传统的指针式仪器演示超重、 失重时, 实验现象转瞬即逝, 不易观察. 利用 MPU 6 0 5 0和2. 4 G无线技 术实时采集加速度值并将其可视化, 以实时图像、 生成数据表供用户进行实验分析, 克服了传统实验的不足, 更容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陈云敏  马鹏程  唐耀 《力学学报》2020,52(4):901-915
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是分析土体沉降和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本构模型作为描述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是数值模拟的基础. 土体具有碎散性, 这一基本物理特性导致了其具有压硬性、摩擦性和剪胀性, 这是土的力学特性区别于金属的主要特征, 在土体的本构模型中必须反映这3个基本特性. 传统土力学将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分离考虑, 分别采用弹性理论和基于刚塑性模型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 虽然应用广泛, 但由于不能全面地反映土的基本力学特性, 计算结果的精度常常难以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 剑桥模型作为第一个全面反映压硬性、摩擦性和剪胀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实现了变形和强度的统一, 能较好地描述饱和正常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被视为是现代土力学的开端; 统一硬化模型通过引入一个独特的硬化参数进一步发展了剑桥模型, 将适用范围扩大到超固结黏土. 作者认为, 未来岩土体本构模型研究的挑战是: 如何考虑岩土体在受力过程中土骨架相变与多场耦合, 以解决目前本构模型尚无法定量分析的能源、交通、环境和水利相关的重大岩土工程问题. 超重力物理模拟具有缩尺效应和缩时效应, 克服了常重力物理模拟中模型的应力水平低于原型的缺点, 特别适用于大尺度、长历时问题的模拟. 相较数值模拟, 超重力物理模拟的优势在于能够检验本构模型的合理性, 揭示本构模型无法描述的未知特性. 最后, 介绍了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联合分析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受荷特性的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3.
1演示超重现象 取透明塑料瓶一个,截去瓶底,并改用一张白纸封住底部(可用细线捆扎).再取一段橡皮筋,一端和一柱形金属重物连结,并将重物放入瓶中,橡皮筋另一端固定在瓶口处.静止时重物不和白纸接触,约保持1cm距离.整个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陈义 《色谱》2020,38(10):1217-1223
毛细管电泳经常遭受结果不稳定、不重现的困扰。该文从理论上推导了一些新模式并以例证说明,这些模式能在一定条件下抵抗条件变化,获得超重现电泳谱图。它们是加权淌度谱、迁移电量谱、电荷密度谱、摩尔电荷密度谱、扩散系数谱、液相质量谱,以及它们各自的比例谱等,其中前4种为实时测量模式,其余的为实验后模式。这些模式需要发展新的仪器或算法,但都有发展潜力,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和现状 ,对现有的超重核合成的实验情况和理论模型做了评述 ,指出了在国内利用现有设备和放射性核束装置开展超重核合成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8.
9.
纳米颗粒分散是无机纳米材料在有机体系中应用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采用纳米颗粒液相分散体制备高度分散纳米透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发明了超重力反应-萃取相转移方法制备纳米颗粒液相透明分散体技术,介绍了其制备原理和实施效果,以及其在纳米复合节能膜、纳米润滑油脂和高固含量光学材料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We have calculated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 Z=119, 120 in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s of $^{48}{\rm{Ca}}$+$^{252}{\rm{Es}}$, $^{48}{\rm{Ca}}$+$^{257}{\rm{Fm}}$, $^{49}{\rm{Sc}}$+$^{252}{\rm{Es}}$, $^{49}{\rm{Sc}}$+$^{251}{\rm{Cf}}$, $^{50}{\rm{Ti}}$+$^{247}{\rm{Bk}}$, $^{50}{\rm{Ti}}$+$^{251}{\rm{Cf}}$, $^{51}{\rm{V}}$+$^{247}{\rm{Cm}}$, $^{51}{\rm{V}}$+$^{247}{\rm{Cf}}$, $^{54}{\rm{Cr}}$+$^{243}{\rm{Am}}$, $^{54}{\rm{Cr}}$+$^{247}{\rm{Cm}}$, $^{56}{\rm{Mn}}$+$^{244}{\rm{Pu}}$, $^{56}{\rm{Mn}}$+$^{243}{\rm{Am}}$, $^{60}{\rm{Fe}}$+$^{237}{\rm{Np}}$, $^{60}{\rm{Fe}}$+$^{244}{\rm{Pu}}$, $^{61}{\rm{Co}}$+$^{238}{\rm{U}}$, $^{61}{\rm{Co}}$+$^{237}{\rm{Np}}$, $^{64}{\rm{Ni}}$+$^{231}{\rm{Pa}}$, $^{64}{\rm{Ni}}$+$^{238}{\rm{U}}$, $^{65}{\rm{Cu}}$+$^{232}{\rm{Th}}$, $^{65}{\rm{Cu}}$+$^{231}{\rm{Pa}}$, and $^{68}{\rm{Zn}}$+$^{232}{\rm{Th}}$within the dinuclear system model systematically. The inner fusion barriers have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driving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which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ative fusion probability roughly. The influence of mass asymmetry of the colliding partners on the production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SHE) has been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fusion probability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mass asymmetry of colliding systems. The 46-50Ti-induced reactions prefer to produce new SHE with Z=119~120. The dependence of production cross-sections of new superheavy elements on the isospin of projectile nuclei has been discussed. The new SHE of $^{289-293}{\rm{119}}$ has been predicted as the synthesis cross sections around one picobarn in the $^{44,\, 46,\, 48,\, 50}{\rm{Ti}}$-induced reactions. Production cross-section of the element$^{295}{\rm{120}}$ has been evaluated as large as one picobarn in the reactions $^{46}{\rm{Ti}}$($^{251}{\rm{Cf}}$, 2n) $^{295}{\rm{120}}$ at $E^*$ = 26 MeV. The optimal projectile-target combinations and beam energies for producing new SHE with atomic number Z = 119~120 are proposed for the forthcoming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