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力学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论述了在子平台粗对准后,利用载体姿态角度差传递对准法,精确估计子平台的姿态误差角、目标方位误差角和漂移率。载体姿态角度差传递对准法解决了子平台对准中的多个未知数的求解问题,并可自动消除载体姿态角传感器误差对其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天线附近红外弱点目标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弱点目标的检测是舰载红外警戒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目标处于海天线附近的高强度背景杂波中,因此,采用常规的点目标检测算法对其进行检测的结果都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首先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海空背景进行预测和抑制,自适应阈值分割后根据目标点和背景杂波残留在多向梯度上的差异,通过多向梯度检测进一步剔除背景杂波残留,提高了单帧图像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4.
多量级多向梯度海空复杂背景红外弱点目标检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宗思光  王江安 《应用光学》2005,26(5):25-028
由于红外图像一般带有较大的噪声,采用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空背景下受强杂波和噪声污染的红外图像弱点目标检测算法。用多个量级梯度对图像目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表决融合。结果表明,基于表决融合的多量级多向梯度检测消除了云层、海浪和海天线等背景干扰,在实现高检测概率的同时,不仅可以达到较低的虚警概率,而且可检测信杂比为1的点目标。  相似文献   
5.
吴刚  武春风  刘建华  张伟 《光学技术》2005,31(6):901-903
概述了气溶胶红外诱饵的工作原理、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新型气溶胶红外诱饵———激光调制气溶胶红外诱饵。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红外诱饵相比,激光调制气溶胶红外诱饵有效地增强了保护目标和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能力,是气溶胶红外诱饵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舰载预警机自主维护的目标要求,提出了舰载预警机中央维护系统架构,为了完成系统设计,提炼了中央维护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中央维护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舰载预警机中央维护系统(Central Maintenance System)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昌强 《应用光学》2007,28(2):45-145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收到了美国海岸警卫队研发中心及其赞助方海军研究办公室的合同,将研发一种光电系统——探测和明确告警系统(Detectionand Unambiguous Warning System,DUWS),当水面船只和飞机进入舰艇保护区时,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停泊或港内船只将得到告警。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舰载红外警戒系统对海空背景下红外弱点目标的检测,根据目标识别系统的组成及目标检测识别信息处理流程,研究了远距离弱小目标的检测识别算法。结合形态学的方法给出一种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云层、海浪、海天线以及传感器本身引入的杂波和噪声干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算法有利于对目标的进一步识别,提高舰载红外警戒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捷联惯导初始对准中杆臂效应误差的补偿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重点介绍了杆臂效应原理和舰载水下潜器传递对准误差模型,针对潜器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INS),在释放前摇摆基座上进行初始传递对准时,系统中存在的杆臂效应误差问题,提出了直接补偿杆臂干扰加速度和设计低通滤波器的补偿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传递对准精度,提供高准确性的导航姿态基准。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舰载设备使用稳定平台的可靠性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脱离稳定平台用于舰载无人机通信的天线伺服系统。该天线伺服系统用于舰艇对舰载无人机的实时跟踪,具有自动跟踪和手动跟踪两种工作模式,并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响应速度快。从系统设计原理出发,阐述了系统的机电作动机构、角度跟踪算法、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以及伺服电机控制策略。实验表明,该伺服系统能够实时对舰载无人机进行精确跟踪,从而保障舰艇与无人机的有效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