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3篇
物理学   1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世毅 《物理实验》1997,17(4):192-192,F003
霍尔系数和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测量是近代物理的基本实验之一.通过测量可判断半导体材料的类型,并得到材料的一些重要参数,例如载流子浓度和运尔迁移率等等.在一般的教学实验中常用单晶锗或硅作为样品.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用外延工艺研制的单晶薄膜材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我们得到了几块用这种工艺生长的N型Insb(锑化铝)薄膜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合尔系数和电阻率,并求出其载流于浓度和霍尔迁移率.可以看出这种材料的霍尔迁移率比硅和锗材料要大得多.实验中发现个别薄膜材料在低温时的电子霍尔迁移率低于常温时的值,…  相似文献   
2.
批量生产中经常发生的锑化铟(InSb)芯片碎裂问题制约着InSb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RFPAs)成品率的提升.经分析认为:低周期液氮冲击下发生在器件边沿区域的InSb芯片破碎与该区域中迸溅金点的存在有关.为从理论上明晰迸溅金点对InSb芯片局部碎裂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包含迸溅金点的InSb IRFPAs结构模型,分析了迸...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能团簇束流淀积(LECBD)装置,在不同温度的衬底上,制备得到不同形貌的锑化铟团簇颗粒,如三角形颗粒、六边形薄片和长方体颗粒等.形貌的差别认为是由锑化铟各向异性生长所致.  相似文献   
4.
InSb面阵探测器法线方向力学参数选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庆端  余倩  张立文  吕衍秋 《物理学报》2012,61(22):334-338
为明确InSb芯片前表面结构缺陷和背面减薄工艺对InSb芯片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降低InSb芯片法线方向杨氏模量的方式,基于热冲击下InSb芯片的典型形变特征来探索InSb芯片力学参数的选取依据.模拟结果表明:当InSb芯片法线方向杨氏模量取体材料的30%时,最大VonMises应力值和法线方向最大应变值均出现在N电极区域,且极值呈非连续分布,这与InSb焦平面探测器碎裂统计报告中典型裂纹起源于N电极区域及多条裂纹同时出现的结论相符合.此外,InSb芯片中铟柱上方区域向上凸起,台面结隔离槽区域往下凹陷,该形变分布也与典型碎裂照片中InSb芯片的应变分布保持一致.因此,基于InSb芯片法线方向应变的判据除了能够预测裂纹起源地及裂纹分布外,还能提供探测器阵列中心区域Z方向应变分布及N电极区域Z方向的应变增强效应,为InSb芯片力学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冲电沉积结合阳极氧化铝模板技术制备了不同生长方向的闪锌矿型InSb纳米线阵列. 结果表明, 控制电解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 可使纳米线的择优生长方向从[400]向[220]方向转变. 利用X射线衍射仪、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纳米线的相组成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激光拉曼光谱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方向的InSb纳米线阵列的拉曼光谱有明显差异. 与体材料相比, InSb纳米线阵列的红外吸收声子散射峰发生强烈红移, 其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蓝移.  相似文献   
6.
张晓玲  司乐飞  孟庆端  吕衍秋  司俊杰 《物理学报》2017,66(1):16102-016102
液氮冲击中In Sb面阵探测器的易碎裂特性制约着探测器的成品率,建立适用于面阵探测器全工艺流程的结构模型是分析、优化探测器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用底充胶体积收缩率来描述底充胶在恒温固化中的体积收缩现象,同时忽略固化中底充胶弹性模量的变化来建立底充胶固化模型,给出了底充胶在恒温固化中生成的热应力/应变上限值.借鉴前期提出的等效建模思路,结合底充胶固化后的自然冷却过程和随后的液氮冲击实验,建立了适用于In Sb面阵探测器全工艺流程的结构分析模型.探测器历经底充胶固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的模拟结果与室温下拍摄的探测器形变分布照片高度符合.随后模拟液氮冲击实验,得到面阵探测器中累积的热应力/应变随温度的演变规律,热应力/应变值极值出现的温度区间与液氮冲击实验结果相符合.这表明所建模型适用于预测不同工艺阶段中面阵探测器的形变分布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化学腐蚀和硫处理对InSb(111)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化学腐蚀和硫处理的InSb表面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经过CP-4腐蚀以后在样品的表面生成了InSb的氧化层,氧化层中的组分是锑的氧化物明显多于铟的氧化物。样品经过硫处理以后能够除去InSb表面的氧化层并且形成硫化物钝化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锑化铟磁阻传感器特性测量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扬  娄捷  陆申龙 《物理实验》2001,21(10):46-48
介绍了不同实验条件下,锑化铟磁阻器件电阻与所加直流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并对其曲线进行了拟合与讨论,通过施加低频交流磁场的方法,得到了磁阻器件在小于0.06T弱磁场范围内对电磁信号的倍频效应。  相似文献   
9.
用EXAFS方法研究液态GaSb和InSb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坤权 《物理》1998,27(6):321-322,384
用EXAFS方法研究了液态GaSb,InSb的结构,获得了原子对分布函数和原子配位数的几率分布,结果表明,熔化破坏了共价结合的四面体结构,这种变化使液态GaSb,InSb转变成金属。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体炮加载方法研究了(111)轴向锑化铟(InSb)单晶的冲击相变以及剪力对冲击相变的影响。冲击加载应力为1.75~3.80 GPa。实验得到,InSb单晶相变的起始应力由静高压时的2.3 GPa下降到1.727 GPa,最大体积变化率为ΔV/V0=15.31%,对应的最大剪力为0.681 GPa,剪力水平为83%左右,相变平均静水压力由静高压时的2.3 GPa,下降到0.823 GPa。研究表明,剪力对锑化铟单晶相变的诱发水平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