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6篇
化学   21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溴双酚A锑铝双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溴双酚A(TBA)合成了在水和空气中稳定的四溴双酚A合锑铝双金属化合物(TBASA).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予以表征,并研究了其对聚乙烯(PE)和聚环氧乙烷(PEO)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分子中含有溴、锑和铝的化合物,对聚乙烯和聚环氧乙烷等高聚物材料有高的阻燃性能与消烟效果.  相似文献   
2.
红磷增效Al(OH)3/Mg(OH)2阻燃的聚丙烯结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宽角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对红磷增效Al(OH)a和Mg(OH)2混合填充的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体系中不仅出现a型而且还出现β型聚丙烯晶体。β型晶体可能是由于Al(OH)a和Mg(OH)a协同诱发而生成的。  相似文献   
3.
聚苯基膦酸二苯砜酯对PET凝聚相阻燃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含聚苯基膦酸二苯砜酯(PSPPP)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阻燃体系的热化学,探讨了PSPPP对PET的阻燃机理.PSPPP的加入,明显改变了PET的热分解行为:PSPPP拓宽了PET的分解温度范围,降低了PET在可燃温度范围内的分解产物的量;在PET的点燃温度以下,PSPPP对PET的降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点燃温度以上,产生的降解产物有利于促进炭化.400℃以上,PET和PSPPP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产生的结构有利于PET的降解,使PET的分子量急剧减小,粘度下降,易于形成熔滴,有利于促使着火部分离开火源,增加燃烧的PET表面的物质损耗和热损耗,起到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燃烧体系--熔融盐循环热载体无烟燃烧技术。这种燃烧体系杜绝环境污染气体NOx和CO2的排放,可以实现真正零排放的目标。计算了以Fe2O3作为氧载体的无烟燃烧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用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则,分析了Fe2O3与CH4的平衡组成。分析表明,如果要想在产物中产生高纯度的CH4完全氧化产物CO2和H2O,Fe2O3与CH4必须达到高摩尔比,如果Fe2O3的量不足,就会产生较多的部分氧化产物如CO,H2甚至C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采用密胺树脂和硼酸锌连续双层包覆微胶囊化红磷(MRP)的最新制备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证实红磷已被完全包覆。实验数据表明:经包覆的MRP的热稳定性获得了明显改善,吸水率和磷化氢的发生量均大大减少。MRP作为阻燃助剂应用于聚烯烃阻燃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效果。实时红外和热失重测量以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其阻燃机制是红磷受热时与树脂反应促进了含磷膨胀炭层的形成,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碳层起到了隔氧、隔热作用,而且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其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硅橡胶的阻燃和瓷化机理。依据阻燃剂、填料及炭层结构的不同,将硅橡胶分为阻燃和可瓷化两大类.综述了阻燃硅橡胶和可瓷化硅橡胶的阻燃性能和成炭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添加物理或化学膨胀型阻燃剂的硅橡胶,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炭层疏松多孔,阻燃隔热性能优异,但炭层强度差;添加非膨胀型阻燃剂的硅橡胶,炭层结构相对密实,但表面不平整,存在孔洞和裂缝,阻燃效果不好;添加可瓷化填料的硅橡胶燃烧形成的陶瓷炭层坚硬而致密,具有优异的耐火持久性,但在隔绝热量方面不如膨胀炭层。炭层的疏松隔热与坚固耐久兼顾是阻燃硅橡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过去十余年间中国科技大学施文芳教授研究组在光固化阻燃技术领域的工作成果,主要包括活性单体、稀释剂、光固化树脂配方等体系,品类有磷酸酯类单体、含磷丙烯酸酯、超支化丙烯酸酯树脂、膦酸酯类单体和树脂、丙烯酸化环状磷腈、甲基丙烯酸化三聚氰胺、含磷环氧单体等十余种。同时介绍了这些配方体系的合成、性能和应用方法,以及对其热降解、阻燃性能评价和阻燃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化学研究》2013,(4):328-F0002
<正>河南省高校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河南大学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河南大学阻燃抗静电材料实验室联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及旗下开封龙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旨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化学研究》2013,(5):438-F0002
<正>河南省高校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为2009年成立的河南大学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河南大学阻燃抗静电材料实验室联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及旗下开封龙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旨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10.
弭光宝  黄旭  曹京霞  王宝  曹春晓 《物理学报》2016,65(5):56103-056103
采用摩擦氧浓度实验方法, 结合原位观察、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 系统研究Ti-V-Cr 阻燃钛合金燃烧产物的微观组织形貌、燃烧反应过程的合金元素分布规律及微观机理. 结果表明: Ti-V-Cr 阻燃钛合金燃烧过程发出闪亮耀眼的白光, 具有典型金属燃烧的火焰特征. 燃烧产物主要有TiO2, V2O5和Cr2O3三种氧化物, 该混合氧化物以分散颗粒和致密连续体存在. 分散颗粒为规则的球形; 致密连续燃烧产物的微观组织具有分区特征, 从合金基体至燃烧表面依次为过渡区、热影响区、熔凝区和燃烧区. 其中, 过渡区存在一些微小的颗粒状凸起, 且有一定方向性; 热影响区中形成大量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的Ti基固溶体相, V基固溶体相上存在Ti的含量远高于基体的针状析出物; 熔凝区中, 大量的Ti基固溶体中存在少量的V基固溶体; 燃烧区主要为Ti, V和Cr的氧化物混合物. 热影响区的V基固溶体相降低了Ti元素向熔凝区的迁移速率, 减慢了燃烧区Ti与O的优先反应; 燃烧区形成的TiO2, V2O5和Cr2O3混合氧化物和熔凝区O在Ti中大量固溶共同终止了O向合金基体的继续扩散, 从而使Ti-V-Cr阻燃钛合金表现出优异的阻燃功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