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数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刊2010年12(下)《商榷》栏刊登朱德云老师的文章《一道方程组的妙解分析及别解》以后,陆续收到多位读者来稿参加讨论,他们是湖北黄石宋毓彬、河北围场赵平、重庆巴南李忠勇、河北顺平高艳琴、郑泉水和湖北潜江李品林等老师,本刊向他们表示感谢,由于本刊篇幅所限,现选登高艳琴等老师的稿件,望其他老师见谅.  相似文献   
2.
徐祖德 《数学通讯》2010,(11):83-84
题目(2009年高考辽宁数学文科卷第22题)已知椭圆C过点A(1,2^-3),两个焦点为(-1,0)(1,0). (1)求椭圆C的方程; (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相似文献   
3.
一个猜想的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林 《数学通报》2005,44(2):52-52
文[1]给出了如下猜想,至今尚未见解决,该猜想为: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呼唤和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改的成功实施应实现教师、学生、内容、环境这四个方面的优化、和谐整合.因而创设和谐数学课堂环境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这种“和谐课堂”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课堂”,注重教师、学生、内容、环境这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要素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长性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形式强调开放性、不确定性,摒弃传统的教师行为的“霸权”行为控制,抛弃过去传统的课堂不和谐的教学模式的预设性和封闭性,去除传统教学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尊重个性化发展,构造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探究共同体”和“个性张扬体”为了实现“和谐课堂”的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点儿尝试,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最终将问题解决,现将探究的心路历程呈现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1”的自述     
我是数字1,大家对我似乎很熟悉,其实却不然,为了以后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也为了同学们能学好数学,下面请听我的自我介绍:一、我是最小的正整数,我的绝对值还是我;我的相反数是-1,-1的绝对值也是我;我的任何次幂都是我1n=1;我的算术根还是我n1=1;一个数与它倒数的积也等于我,怎么样,牛吧?其实这也不算什么,下面还有更牛的呢.  相似文献   
6.
原题∫-2 -1 x^-1dx=_____. 解∫-2 -1 x^-1dx=lnx|-2-1=ln(-1)-ln(-2). 负数没有对数,显然错了,无意义.难道这是一个错题? 但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知,该定积分应该等于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面积的相反数,虽然暂时求不出来,但可是有意义的.那肯定是上述解法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题提出已知椭圆C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 (1)求椭圆C的方程;(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相似文献   
8.
中考内容要求实数与代数式所考查的知识有:有理数,倒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的运用,实数的大小比较,乘方,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二次根式,实数的估算,列代数式,解释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探求数与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可爱的0与1     
程诗春 《中学数学》2012,(12):44-46
大家知道,最简单的数字莫过于0与1,然而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里仅就初中数学教学的范畴来解读中学生眼中的0与1.——愿人人都能分享其中的美与妙,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感悟:“1”不小心爱上“0”! 一、0与1的特性 0是第一个自然数,逐次“加1”就有了后续无穷无尽的自然数,进而就产生了分数,小数,有理数,实数乃至复数(i2=-1 )等.0是自然数,当然也是整数,是有理数,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唯一的中性数,还是绝对值最小的数;1是最小的正整数,在自然数集合中,只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里,一切都得从0和1开始.正因为0与1的特殊地位,注定了它与众不同的运算特性.  相似文献   
10.
实数     
中考要求一、实数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