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126篇
物理学   2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一种极谱测定二苯胺的新方法,它是基于二苯胺引起的氧极谱催化波.这个氧极谱催化波是由于二苯胺催化了电生超氧离子O_2~(-)的歧化反应产生的.本方法简单方便,有良好选择性.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化工原料二苯胺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钍-铬天青S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12moL/L乙酸铵-0.05%磺基水杨酸-0.15%乙醇,pH5.8~6.0的条件下,钍与铬天青S在-0.45W(vs SCE)有一良好的导数极谱波。钍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与波高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研究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重要意义,较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方法,包括微分电容曲线法、交流极谱法和计时电量法等在吸附性研究和吸附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示波极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地质样品经半熔法分解后,8-羟基喹啉沉淀干扰组分,过量的8-羟基喹啉用四氯化碳萃取分离,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液中测定Ce(Ⅲ)-ALC-F~-络合吸附波。并对标准物质中F~-进行测定,其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方法的RSD为5.6%,检出限为0.6μg·g~(-1)。  相似文献   
6.
校正峰电位漂移偏最小二乘极谱催化波同时测定轻稀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273.A电化学系统中的线性扫描技术,确定了8.0×10-5mol/L二甲酚橙及pH4.0HAc-NaAc缓冲体系为偏最小二乘极谱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的最佳极谱体系。6种稀土元素的线性范围均在1.0× 10-7~1.2 × 10-5mol/L。并对极谱峰电位随浓度漂移进行了校正,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在稀H2SO4介质中,钼(Ⅵ)对硫酸联氨还原乙基橙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极谱法测定痕量钼的新体系,方法线性范围为20-300ng/mL,检出限为3.54ng/mL。方法应用于尿中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伏安行为及其稀土络合物极谱催化氢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乙醇量小于5%的水溶液中,于pH1.5至4.5,4.2至9.5分别得到槲皮素的两个还原波,均为羰基两电子还原.前者为其分子的强吸附波,后者为一价阴离子的波.在pH6.1附近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可获得槲皮素与Tb(Ⅲ)、Dy(Ⅲ)、Ho(Ⅲ)、Er(Ⅲ)、Tm(Ⅲ)、Yb(Ⅲ)、Lu(Ⅲ)和Y(Ⅲ)等重稀土离子络合物的双重表面催化氢波.络合物被诱导吸附,组成为(REL_2)L_吸.Sc(Ⅲ)与槲皮素形成单一表面催化氢波,其组成为(ScL)L_吸.  相似文献   
9.
钒(Ⅴ)—Ferron—NaBrO3体系极谱吸附催化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5.8乙酸盐缓冲溶液中,V(Ⅴ)-7-碘-8-羟基喹啉-5-磺酸-NaBrO3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行催化波,二次导数峰高与V(Ⅴ)浓度在2.9×10-9~4.7×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0-9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水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呋喃丹的极谱法测定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呋喃丹的极谱伏安行为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在0.2mol/L NH3-NH4Cl底液中(pH 8.8),对其进行扫描,发现于-1.21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呋喃丹的浓度在5.0×10-6-1.0×1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对5.0×10-5mol/L呋喃丹溶液进行6次平行实验,RSD为0.2%。实验结果表明,呋喃丹在极谱电极上有吸附性质。同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对微生物降解呋喃丹进行监测取得满意的结果,96 h内呋喃丹的降解率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