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16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7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生盐杆菌生长过程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L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盐生盐杆菌 R1、J7、S9以及 R1和 J7的融合子 F9生长的产热功率曲线 .根据曲线的特征 ,建立了古生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方程 :ln[P· ( 1 -P/Pm) r- 1 ]=ln[P0 · ( 1 -P0 /Pm) r- 1 ]+k· t.由此求得了盐生盐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 ,并对此模型和融合子 F9的生长进行了讨论 .该热动力学方程描述了一系列非理想的细菌生长过程的产热功率曲线 ,并将其与经典的指数式生长模型和 lo-gistic模型进行了比较 ,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首次报道了微量热技术在古生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农杆菌Ti质粒系统将外源基因转入籼稻细胞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证明经复合酚类化合物预处理的菌株与籼稻培养细胞在普通培养液。特别是在复合诱导培养液(培养过番茄下胚轴切段、胡萝卜细胞及农杆菌的培养滤液)中共培养时,均可发现有较多的细菌附着于水稻细胞表面,并且菌体周围有纤维丝的形成。在复合处理组中,位于pGV3850::1103neo嵌合质粒T-DNA上的NPT Ⅱ基因及NOS基因在籼稻培养细胞中获得了转移与表达。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精子与卵子结合受孕至胎儿分娩称胎儿期,一般为10个月。钙参与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胎儿从几mm的小胚芽发育成一个身高50 cm,体质量3 kg以上的新生儿,必须从母体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素,尤其需要大量的钙元素,以保证胎儿身高、体质量的增长,保证脊柱、四肢骨骼及头颅骨的正常钙化  相似文献   
4.
赵玉巧  许建和 《催化学报》2003,24(8):613-618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YQ231催化外消旋环戊酮醇乙酸酯对映选择性水解的反应速度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确定的最佳酶反应条件为pH8.0,温度50℃.不同乳化剂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不同,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效果最好,当其加入量为15g/L时,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最高.产物环戊酮醇对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胞中的酯酶优先水解(R)-环戊酮醇乙酸酯,生成(R)-环戊酮醇,在底物浓度为250mmol/L时,对映体比率(E值)可达50.  相似文献   
5.
通过双相薄层层析对14株芽孢杆菌模式菌株的细胞极性脂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芽孢杆菌含有磷脂乙醇胺,磷脂酰基油和含糖的磷酸类脂,获得的极性脂图谱分成5种不同的类型,不同属的芽孢杆菌其细胞极性脂的类型不同,而同一属中不同的种,其极性脂图略有差异,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极性脂可以作为芽孢杆菌化学分类的重要指征,同时也为芽孢杆菌的化学分类填补了数据。  相似文献   
6.
D-氨基葡萄糖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The effects of D-glucosamine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on the growth of Aerobacter aeroge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icrocalorimetry. Among the substances tested. Zn-SG was shown to be the most bacteriostasic, followed by Zn-o-VG and SG (with the Ic50 of 242, 287 and 320 μg•mL-1, respectively). Cu(Ⅱ)-SG showed less inhibitory effect on Aerobacter aerogenes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 of 50~300μg•mL-1.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高置信度地鉴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和杆菌肽F两种蛋白及其翻译后修饰,发现在这两种蛋白质中共有5个肽段发生谷氨酸甲基化,其中肽段FELVVYDSEHK存在FE(Methylation)LVVYDSEHK和FELVVYDSE(Methylation)HK两种形式。结果表明,MALDI-TOF/TOF高能CID所提供的丰富断裂信息和全质量范围扫描对提高分析结果的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这5个甲基化肽段都可以检测到相对含量更高的非甲基化肽段,这为降低分析结果的假阳性提供了辅助判据。在低质量区检测到甲基化赖氨酸的亚胺相关离子m/z 98和143,说明发生了赖氨酸的甲基化;检测到m/z 116则提示发生了谷氨酸甲基化。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最普遍的医院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峻.LpxC作为新抗菌药物靶点被大量研究,但鲍曼不动杆菌LpxC晶体尚未解析得到,基于其结构的药物设计等工作无法开展.以铜绿假单胞菌LpxC晶体结构为模板,通过同源模建方法获得鲍曼不动杆菌LpxC结构模型.较好的Ramachandran plot分布和Profile-3D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鲍曼不动杆菌LpxC模型,修补部分不合理构象.后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构型的苄氧乙酰基羟肟酸类抑制剂比R构型分子能更有效地结合在F191,H237和K238组成的较浅口袋中,这可能是S构型抑制剂活性更高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叶继辉  李超芬  丁群力 《应用数学》2015,37(4):300-303,316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Ⅰ类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确诊为CRAB 医院感染患者54 例作为病例组,按1:3 配对选择162 例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PCR 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与CRAB 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病情危重、入住ICU 时间、住院时间≥14d、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抗生素使用时间≥7d、抗生素药物种类≥3 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情危重(OR:8.47;95% CI:1.56~46.0)、入住ICU 时间(OR:9.32; 95% CI:1.83~47.43)、住院天数≥14d(OR:13.89;95% CI:3.07~62.85)、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OR:18.86; 95% CI:4.38~81.31)、抗生素使用种类≥3 种(OR:6.16;95% CI:1.85~20.51)、抗生素使用时间≥7d(OR:5.41; 95% CI: 1.36~21.58)是CRAB 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RAB 组中Ⅰ类整合酶基因检出率(59.3%)显著高于CSAB 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病情危重、入住ICU 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抗生素使用种类≥3种、抗生素使用时间≥7d 是CRAB 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Ⅰ类整合子在CRAB 中普遍存在,需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早期防治CRAB 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0.4 V时,加入亚铁离子能够促进At.f的胞外电子传递;好氧条件比厌氧条件产生/变化的电流大1个数量级,说明At.f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菌体的表面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