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504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汪俊  江雅新  方晓红  白春礼 《物理》2003,32(11):732-735
核酸识体(aptame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经体外人工进化程序筛选出的寡聚核苷酸。它能高效、特异地结合各种配体,在蛋白质的分析检测、医学诊断治疗、生物传感器和分子开关的开发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核酸识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遗传算法是一种模仿自然进化进程的新颖的启发式优化方法。通过它,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对所需的各种问题实施进化操作,最终产生理想的结果。遗传算法现已被广泛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设计、系统模拟等领域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拟对遗传算法在对大、中、小分子的构象搜寻中的应用作一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生物大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蛋白质、核酸、微生物细胞进行分子印迹所采用的印迹方法、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简要探讨了生物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核酸-8-羟基喹啉-钪(Ⅲ)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 6.8~8.8的酸度范围内,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鱼精子脱氧核糖 核酸(fsDNA)以及酵母核糖核酸(yRNA)分别与8-羟基喹啉(8-HQL)和Sc(Ⅲ)形成的三元 体系受 264~270 nm紫外光激发将发出 490~496 nm的荧光。与 Sc(Ⅲ)和 8-HQL 二元络合 物相比,三元体系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荧光寿命增长,最大发射波长紫移约 10 nm。6个合 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Sc(Ⅲ)/8-HQL能十分灵敏的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相似文献   
5.
错配核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绘丽  杨频 《化学进展》2002,14(2):133-140
本文通过介绍多种错配核酸的结构及其热力学性质,详细地描述了非Watson-Crick配对核酸的最新进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阐明生物体内错配核酸的识别修复机理及核酸二级结构的预测,并为合理设计新的人工核酸修复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某些分子光谱分析法测定核酸的进展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对近年来利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共振光散射法定量测定核酸的现状进行了评述,表中列出了重要的反应体系及分析特征,引用文献77篇。  相似文献   
8.
芯片国管电泳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林炳承 《分析化学》2002,30(3):359-364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技术在近几年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芯片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对等电聚焦、等速电泳、自由溶液电泳及胶束电动色谱等其它芯片电泳模式也有所提及。讨论了芯片材料和制作技术、芯片的几何形状、样品的操作和衍生、检测及芯片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分析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A series of photo active azido analogu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ir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um. It will be used for the rapid and reliable prepa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stable, non-radioactive labeled DNA and RNA hybridization probes. And it is supposed to be easily detected for its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0.
A piezoelectric nucleic acid sensor was constructed ofr detec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gene.Two methods were employed for immobilization of nucleic acid probe on gold electrode of piezoelectric crystal.The results show that polyethyleneimine adbesion and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ing method has higher sensitivity,stability and selectivity than protein A method.The solid-phase 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of oligo unclecotide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arget gene sequence were monitorde using this sensor.Tumor necrosis factor gene sequence(580bp) was detected by this nucleic acid sensor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