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化学   181篇
晶体学   71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尺寸低缺陷碳化硅(SiC)单晶体是功率器件和射频(RF)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物理气相传输(physical vapor transport, PVT)法是目前生长大尺寸SiC单晶体的主要方法。获得大尺寸高品质晶体的核心是通过调节组分、温度、压力实现气相组分在晶体生长界面均匀定向结晶,同时尽可能减小晶体的热应力。本文对电阻加热式8英寸(1英寸=2.54 cm)碳化硅大尺寸晶体生长系统展开热场设计研究。首先建立描述碳化硅原料受热分解热质输运及其多孔结构演变、系统热输运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进而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加热器位置、加热器功率和辐射孔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其规律,并优化热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优化散热孔形状、保温棉的结构等设计参数,电阻加热式大尺寸晶体生长系统在晶锭厚度变化、多孔介质原料消耗的情况下均能达到较低的晶体横向温度梯度和较高的纵向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2.
云中客 《物理》2003,32(7):493-493
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 ,“理想化”总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概念 .但最近美国休斯顿大学的P .Vekilov教授及其同事们发现 ,他们常常可以将胰岛素晶体生长成理想的晶体形式 .他们让胰岛素蛋白质在一个已有的胰岛素晶体的螺旋位错缺陷处进行生长 ,蛋白质将绕着这个缺陷发生晶化并形成一个理想晶状胰岛素 .这是因为螺旋位错常常使晶层间产生一个微小的角度偏差 .对于大多数的晶体来说 ,晶层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晶体生长时界面间的配置 ,并导致晶层阶跃发生束缚和形成一个有条纹的晶体 .除此之外 ,在溶液中输入被溶解物质也能引起晶层阶跃的约束 .胰岛…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采用了半金刚石昌规则地排列放置在溶媒表面上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控制金刚石成核的合成实验。通过使用不同的种晶放置位置及种晶排列问题,研究了金刚石在种晶上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合成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水热条件下纳米晶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引上法Nd:YAG晶体形貌和晶体生长机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8.
9.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motion of NaBi(WO4)2 (NBWO) melt crystal growth is observed in an in situ system, in which the whole processes of interface transition from fiat interface and cellular to dendrite are visualized. The spacing of the dendrite under smaller temperature gradient turns out to be larger than that under larger temperature gradient, which is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mechanism of dendrite growth of NBWO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model of the growth units of anion coordination polyhedra. The { 001} face has two apex links, so it shows higher stability and has high growth rate and forms the arm of dendrite, whereas the {010} face has only one apex link, and thus shows relative slower growth rate and firstly forms the branches.  相似文献   
10.
The transition from a fiat solid-liquid interface to a skeletal shape during BaB2O4 (BBO) single crystal growth in Li2B4O7 flux is observed in real time by an optical high-temperature in-situ observation system. The movement of crystal step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eps propagate along and parallel to the fiat interface when the crystal size is small. Nevertheless, they will ‘bend' close to the face centre if the crystal size becomes greater.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veals that more deposition places near the face centre give rise to the bending of advancing steps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a vicinal interface structure. Measurements of step velocity show that the velocity keeps nearly constant at different moments for one specific step, whereas the step on a newly formed layer advanced faster than that on a previously formed one when the crystal size is larger than 210μm or so. Thus interracial morphological instability occurs and a skeletal interface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