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智能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人体环境中存在一些变化的因素,如温度、pH。因此,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和pH敏感性水凝胶可用于药物在人体中的控释体系。本文主要介绍水凝胶材料的种类以及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体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菜豆种子薄层干燥物料内部水分扩散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数值方法应用于物性测试,用反问题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物料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处理,把反映物料干燥过程动态特性的实验含水率曲线与物料颗粒内部的水分扩散结合起来,确定物料颗粒在非稳态脱水过程中的内部水分扩散系数,并分析内部水分分布及其动态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拟合的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对于进一步分析干燥过程参数对种子劣变的影响及确定优化的干燥工艺从而达到干燥控制的目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物相容性聚碳酸酯聚氨酯微纤维人工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量为2000的聚碳酸酯(PCDL)、1,4-丁二醇(BD)和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系列聚碳酸酯聚氨酯(PCU)。通过NMR、红外(FT-IR)、拉力实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该聚氨酯的化学结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在25度时,PCU的杨氏模量随硬段含量增加而略有升高。在有酶催化和没有酶的条件下,考察了材料的降解性能,发现吸水率和重量损失分别低于4%和1%。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检测表明材料是生物相容、无毒的。经过喷纺技术制备的人工血管具有微孔结构,初步进行体内植入研究,PCU血管具有超细纤维交联的结构,并提供开放孔。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高生物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聚碳酸酯聚氨酯是人工血管合适材料。  相似文献   
4.
CO2与缩水甘油醚类单体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聚反应;热性能;CO2与缩水甘油醚类单体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相似文献   
5.
在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反应中,利用离子交换树脂D-72及D-152为载体吸附反应废液中催化剂组份和浓缩反应废液的方法,来考察体系中钯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D-72能很好的吸附废液中的Pd2+、Cu2+等组份,其重复利用催化活性可达473.93g/g·h。反应废液经浓缩后对CO和苯乙烯的共聚反应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甘草酸的微波辅助提取与强化传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水为提取剂,采用微波预处理-索氏提取法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分别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预处理加水量、提取时间对甘草酸粗品得率的影响,并结合目标成分从基质材料向提取溶剂扩散的阻力分析,探讨了目标成分提取的强化传质机理,为进一步建立提取动力学模型与优化传质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热塑性聚氨酯生物材料的合成及表面改性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锦棠  刘冰 《高分子通报》2005,(6):43-50,94
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聚氨酯生物材料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各种聚氨酯作为生物材料的优缺点及物理与化学特性,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表面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的提取动力学特性与强化传质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选用中草药甘草为基质物料,目标成分为甘草酸,蒸馏水作提取剂,分别用索氏、回流与微波三种方法进行了提取动力学特性对比实验,探讨了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强化传质机理。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阻力小,提取率高,而且时间短,温度低,因此目标成分的纯度高、品质好;微波技术用于中草药生理活性成分与特殊功能成分的提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微波作用对黄芪水提液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波场强化药用植物溶剂提取的机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传统回流两种工艺对黄芪水提液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子量为2000~50000的较大物质,MAE提取10 min的浸出量是传统回流30 min的16.6倍;对于分子量大于50000的物质,MAE提取10 min的浸出量仅占总浸出物的2.87%,而传统回流30 min时为7.94%.因此,MAE在较大分子量有效成分的快速浸出和避免无效物质的浸出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回流工艺.  相似文献   
10.
钯-稀土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土钇盐或钕盐和乙酸钯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1-氧代-2-苯基丙撑).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为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的线性交替共聚产物,其玻璃化温度为235 ℃,熔点为250 ℃,分解温度为325 ℃,且用XPS未检测到聚合物中含有残留的金属. 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组分2,2′-联吡啶、对甲苯磺酸和对苯醌及溶剂甲醇等的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对聚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稀土与钯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对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的催化活性可达1200 g/(g·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