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长艳  李杨  李文军  车平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0):2140-2144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微孔镧系超分子配合物[Ln(CCA)(OH)(phen)(H2O)]n·n(phen)·nH2O(Ln=Yb,1;Er,2;H2CCA=2-羧基肉桂酸;phen=1,10-菲啰啉),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2个配合物都是由配体2-羧基肉桂酸连接而形成的一维双链结构,该链状结构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为具有微孔结构的超分子。1,10-菲啰啉在微孔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模板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室内高精度无线定位系统部署成本高,算法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可见光的两点光源定位算法。位置坐标信息从两个LED光源发出,由内置有单个图像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移动设备接收,通过对接收到的图像及LED坐标信息进行分析,定位出接收机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与现有通用的三点光源室内定位技术相比,所提算法仅采用两点光源即可实现高精度三维定位,大大节省定位环境部署成本;在相同分辨率下定位精确度更高,提高了系统应用的普适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图像传感器分辨率高于2000×1500像素时,可以达到2cm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对于少学时普通化学课程,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本文结合课题组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相沉淀法,以Fe3O4粒子为核心,令BiVO4沉淀附着于其上,制备了一种更易于从溶液中分离的磁性BiVO4可见光催化材料,以XRD、SEM、UV-Vis DRS、低温氮吸附-脱附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BiVO4为单斜白钨矿型,颗粒呈片状,粒径比普通BiVO4有所增大,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更强,吸收边红移程度随Fe3O4含量增加而增大,但比表面积并没有明显改变。并以可见光(λ≥400 nm)为光源,以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发现与纯BiVO4相比,磁性BiVO4具有更为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考察各催化剂的DRS图谱以及暗反应后亚甲基蓝的浓度,发现这种降解效率上的提高是禁带宽度(Eg)降低、可见光吸收增加和对亚甲基蓝吸附量增大综合作用所导致的。这种吸附量的提升与比表面积无关,本工作以等电点的影响来解释此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碳金融为首的化学与经济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化学知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化学的思维方式对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意义重大。在分析经济与管理专业生源差异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文理渗透型的化学与社会课程建设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将传统的化学与社会课程与MOOC进行有机结合,使化学学习更加生趣和灵活化。  相似文献   
6.
以化学知识为基础,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以专题讲座为形式,通过开设实验课、组织课堂辩论、加强论文写作等措施,提高文管类学生对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深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We consider K independent 2×2 tables arising from the inverse sampling, and propose Mantel-Haenszel (M-H) estimator for the common odds ratio and the variance estimate of the estimator. The conditions for the asymptotic efficiency of this estimator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8.
重点讲述了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社会”课程课堂讲授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并与传统授课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在教学大纲范畴内,以“教无定法”为思想宗旨,使得大学化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呈现多样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合成稀土铁氧体过程中的相变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元素相态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测试技术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稀土六方铁氧体过程中的相态变化进行剖析,并对掺加La后稀土铁氧体的形成机制初步探讨。干凝胶在焙烧过程中,由金属柠檬酸配合物发生碳酸铁,Fe2O3与铁酸钡,六方铁氧体和γ-Fe2O3等相变反应,La3+晶格位置的同时,通过缺陷结构发生电荷转移,使Fe^3 还原成Fe^2 ,从而达到电荷平衡。  相似文献   
10.
镧六方铁氧体LaxBa1-xFe12O19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 ,在国防及其他领域中微波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但微波辐射对人类健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因而研制性能优良的吸波材料不仅对国防科技的隐身技术 ,而且对保证人体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从 1 956年 Philips实验室研制出六方晶系结构的铁氧体以来[1]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铁氧体磁性材料在微波吸收方面的重要作用[2~ 6] .稀土元素是具有优良磁性能的吸波材料 ,Chen等 [7]和 Roh等 [8]分别报道过掺杂稀土元素的尖晶石型及钙钛矿型铁氧体 .本文利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掺杂稀土元素镧的磁铅石型系列铁氧体材料 ( Lax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