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注入钇对Co—30Cr—6Al合金氧化动力学及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钇对Fe-Cr-Al合金氧化膜粘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中弥散分布的Y,Y2O3及离子注入Y^+对Fe-23Cr-5Al合金1100℃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不含Y的Fe23Cr5Al合金氧化膜起皱,长时间氧化后冷却过程中膜发生开裂剥落。合金离子注入1*10^17Y^+/cm^2后氧化膜粘附性得到了改善。合金中加入弥散的Y或Y2O3改变了氧化膜形貌,膜平坦致密,不开裂剥落,不含Y的Fe23Cr5Al合金氧化膜皱褶形貌的形成及膜发生剥落的原因与氧化膜生长机制及合金中S的界面偏聚有关,Y提高Fe-Cr-Al合金氧化膜粘附性的原因主要在Y易与S形成稳定的硫化物,从而阻止了S在膜/合金界面偏聚。Y提高Al2O3膜粘附性的原因还在于改变了Al2O3膜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改进的双面氧化弯曲方法,研究在不同氧化阶段,La_2O_3对NiAl型涂层表面上形成的a-Al_2O_3膜内应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试样的偏转行为可以确定试片两侧不同涂层热膨胀系数的差异;900℃恒温氧化50h时,La_2O_3通过细化氧化膜晶粒,增加其塑性,使a-Al_2O_3膜内的生长应力降低约3.432x10 ̄3MPa;降温过程中,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对氧化膜的热应力有影响,且NiAl涂层上的氧化膜内应力主要在中温区(400~600℃)以膜开裂的形式释放,而会La_2O_3的涂层上的氧化膜较致密完整,应力释放较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表面涂覆CeO2对Co40Cr合金在1000℃、空气中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XS)、电子探针(EPMA)、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等测试手段对氧化膜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还用声发射(AE)方法对氧化膜在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开裂和剥落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涂覆CeO2后极大地提高了合金的抗恒温氧化和抗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涂覆的CeO2主要以细小颗粒的形式高度弥散存在于氧化膜的外表面,并且主要分布于氧化物晶界上,其中部分CeO2以更加细小(10~20nm)的形式存在于Cr2O3晶粒内部。这些弥散分布的CeO2颗粒改变了Cr2O3氧化膜的生长机制,通过阻碍Cr3+阳离子向外扩散,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率,细化了氧化膜的晶粒并提高了膜的高温塑性,使氧化膜在基体上有较好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天平与声发射同步测试技术研究了Co-30Cr-6Al合金中离子注入2×10~(17)Y~+/cm~2对合金氧化速率及氧化膜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氧化时,钇能降低合金的氧化速率,1100℃氧化时,由于未注钇合金形成了Al_2O_3内层膜,其氧化速率反而降低。两种氧化条件下钇都显著地改善了氧化膜的抗剥落性。尽管如此,1100℃/10h氧化后注钇合金的氧化膜于冷却过程中较未注钇合金氧化膜易于发生破裂。1100℃更长时间氧化,注钇和未注钇两种合金的氧化膜于恒温过程中即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同轴耦合氧气放电产生高密度氧等离子体, 经磁场约束后与一施加负偏压的金属板碰撞复合并反射, 得到通量在1013~1016atom/cm2×s范围可控, 动能约为6-10eV的中性氧原子束流。用双探针技术对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测量。根据聚酰亚胺在原子氧作用下的剥蚀率对原子氧束流进行了标定测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悬臂梁弯曲实验法用来研究物理汽相沉积薄膜分别受拉和受压状态下变形和开裂行为,声发射技术被用来监测薄膜的开裂或剥落从而确立薄膜临界开裂的判据。对钛基氮化钛薄膜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处于受拉和受压状态下临界开裂载荷值分别为800gf和1285gf。还结合薄膜的强度极限或界面结合强度研究了薄膜在两种服役情形下的损毁机理。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铸造超合金K38G的氧化性能及添加Ce^ 离子对其在900-1000℃空气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在1000℃预先氧化的K38G的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二种添加方法对K38G的等温抗氧化性、抗裂性能没有显著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混合氧化物成份特性和团聚性对Ce^ 沿氧化晶格边界扩散的影响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钇对Fe-Cr-Al合金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中弥散分布的Y、弥散分布的Y2O3及离子注入Y^+对Fe-23Cr-5Al合金1100℃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不含Y的合金比100h循环氧化后氧化膜发生了开裂和剥落,露出合金基体;加入弥散的Y或Y2O3的合金经100h循环化后氧化膜平坦致密,不剥落,离子注入1*10^17Y^+/cm^2后合金氧化膜主要发生层间剥落。Y提高Fe-Cr-Al合金氧化膜粘附性  相似文献   
10.
用离子束混合注入的方法,在Ni20Cr高温合金表面分别注入2×10 ̄(16)Ce ̄+/cm ̄2及1×10 ̄(17)Ce ̄+/cm ̄2后,合金在1000℃恒温氧化时的增重速率显著降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测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Ce通过促进保护性Cr_2i_3层的快速形成.阻止阳离子沿晶界扩散,改善合金的氧化膜质量而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