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2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每年的高考题都集中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智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对高考题进行反思与探索,挖掘其潜在价值,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09年高考江苏卷第18题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解后的反思与探索,不但发现了考题的一个几何解法,三个推广,同时发现了考题的一个背景--阿波罗尼圆,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文[1]给出了如下定义:在抛物线中,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与焦点同侧,直线l与对称轴垂直且与焦点异侧,若点D与直线l到抛物线的顶点等距离,则称点D与直线l为“对偶元素”;在椭圆(双曲线)中,点D在长轴(实轴)所在的对称轴上,直线l与该对称轴垂直且与曲线无交点,若点D与直线l在椭圆(双曲线)中心的同侧,且它们到椭圆(双曲线)中心的距离的乘积为长半轴(实半轴)长的平方,则称点D与直线l为“对偶元素”.  相似文献   
3.
曹军  洪芳军  郑平 《色谱》2007,25(2):183-188
毛细管电泳样品电堆积富集过程可以浓缩样品组分,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是一种有效的样品富集技术。本文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把毛细管中电堆积富集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根据电势分布方程、缓冲溶液的浓度方程和样品粒子的质量传输方程进行耦合求解,建立了一个一维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给出了毛细管中缓冲溶液浓度及电场强度的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以及富集过程中毛细管中的电势分布曲线;得到了样品粒子浓度在电堆积富集过程和富集之后的再次扩散过程中的分布曲线以及正、负样品粒子的分离过程;最后分析了不同缓冲溶液浓度比对样品富集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为样品电堆积富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曹军  洪芳军  郑平 《色谱》2007,25(4):482-485
毛细管电泳样品电堆积富集是一种通过缓冲溶液浓度的差异在毛细管中形成电场强度梯度,从而对样品进行浓缩的富集技术。本文在已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毛细管电堆积富集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样品粒子表面所带的电荷电性以及带电量会影响粒子的电泳速度,进而影响富集过程;外加电势的大小会影响样品粒子到达检测窗口的迁移时间;而样品塞的初始长度则会影响样品所能达到的最大富集浓度以及达到最佳的富集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所得到的结果对样品电堆积富集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军 《中学数学》2001,(12):35-36
文 1对如下的问题从解法和推广两方面作了探讨 ,本文对此问题先作一变换 ,然后从解法、推广、引申、推论四个方面对其作进一步探究 .问题 1 曲线 x2a2 y2b2 =1 (a,b∈ R )过点 M(1 ,1 ) ,求 a b的最小值 .问题 1等价于 :已知 1a2 1b2 =1 (a,b∈R ) ,求 a b的最小值 .将点 M(1 ,1 )一般化 ,则得到如下的问题2 .问题 2 已知 a,b,x,y∈ R ,且 ax by= 1 ,求 x12 y12 的最小值 .1 别解解法 1  (基本不等式法 )∵  ax by =1 ,∴  (x12 y12 ) 2= (ax by) (x12 y12 ) 2= (ax by) (x 2 x12 y12 y)= a 2 ax-12 y12 ax-1y bxy…  相似文献   
6.
曹军 《数学通讯》2009,(3):24-25,28
2008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试卷中的一道试题为: 考题1 如图1,已知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3/2,点A、B分别是椭圆C的长轴、短轴的端点,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6√5/5.  相似文献   
7.
8.
反思:从解题模仿到解题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设计各种不同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分别给出了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和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组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的求解公式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