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和2,6-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分别通过甲基保护酚羟基、 苯甲酰氯酰化、 Bake-Venkataraman重排、 异戊烯基化、 酸催化关环及EtSLi脱去甲基等6步反应, 以高收率完成了天然5,7-二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a, 收率80.6%)和5-羟基-3-异戊烯基黄酮(1b, 收率84.9%)的全合成, 所有化合物均经 1H NMR 和 13C NMR表征确定.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目标产物(1a和1b)的生物活性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3位异戊烯基侧链的存在能大大增强化合物相应的生物活性, 而且是化合物生物活性增强必需的取代基. 另外, 目标产物1a的生物活性高于产物1b, 归因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A环上的7-OH属增效基团, 起到增强生物活性的作用, 化合物1a分子中A环上有7-OH, 而化合物1b分子中则无该基团. 本合成方法对其它3-烃基黄酮类天然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适用性, 所预测的生物活性结果为3-烃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被动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大气状态下被动微波遥感受大气的影响不同。为了研究大气对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入瞳亮温的影响,分别采用晴空和典型层云大气数据作为微波辐射传输模型的输入,进行大气微波辐射信号的模拟工作并分析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晴空下大气水汽是引起大气辐射的主要因素,晴空条件下大气对典型被动微波传感器低频的(<18.7 GHz)透过率大于0.98,在整个辐射传输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36.5和89 GHz的大气透过率在晴空下分别为0.896和0.756,在用微波高频通道进行陆表参数反演时需进行大气水汽影响的校正; 云覆盖条件或者阴天情况下云中液态水是引起大气辐射的主要因素,典型层云覆盖下大气的透过率在10.7,18.7和36.5 GHz分别为0.942,0.828和0.605。与晴空相比,由层云中液态水引起的大气下行辐射的增量在36.5 GHz最大达到75.365 K。表明在云覆盖时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中云层的影响是校正重点。最后利用大气探空数据计算了内蒙古海拉尔地区2013年夏季7月份的大气透过率,结果显示C、X波段的大气透过率接近1,89 GHz受水汽影响较大,其地球表层大气透过率不超过0.7。在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夏季大气透过率具有较为稳定的值,但是随着局部水汽的变化具有0.1左右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化学振荡体系相干共振的诱导和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乘性和加性噪音对化学振荡体系相干共振的影响作用. 结果表明, 乘性和加性噪音同时对体系进行调制时, 所得的相干共振强于只有其中一种噪音调制的共振; 相对于加性噪音而言, 体系能更好地利用乘性噪音来增宽使体系处于振荡状态的控制参数区域; 控制参数效应和噪音效应相比, 前者对体系相干共振的产生和增强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另外, 当噪音增到临界强度时, 乘性和加性噪音分别对体系进行调制的动力学行为差异被湮没, 说明此时乘性和加性噪音对体系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钙离子振荡体系在高、低两种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双共振(VBR)及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系统对低频信号响应的幅值随高频信号振幅的变化产生了振动双共振现象,并且低频信号的频率越低,振幅越大,系统通过振动双共振对微弱低频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系离霍普夫(Hopf)分岔点的距离越近(控制参数域值越小),体系发生振动双共振所需要的最大高频信号幅值越往大的方向漂移,同时体系振动双共振的强度越小.细胞内钙波形成过程中的反馈机制对体系振动双共振的增强和减弱起着重要的作用,即正反馈机制对体系振动双共振强度起增强的作用,而负反馈机制却起减弱的作用.另外,体系中引入噪音所产生的随机共振不仅削弱振动双共振的强度而且还影响振动峰的个数,也发现存在极限噪音强度使体系产生不同的振荡行为,极限噪音强度之下,体系产生VBR现象,而极限噪音强度之上,体系则发生单峰振荡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5.
施建成  郎秀峰 《物理学报》2009,58(6):4281-4287
利用有和无外信号作用的脉孢菌生物钟体系,研究了与加性噪音相关或不相关的乘性噪音对加性噪音诱导出的内信号随机共振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无外信号的情况下,不论加性和乘性噪音相关与否,当乘性噪音强度小于临界值时,乘性噪音的加入使加性噪音诱导产生的内随机共振强度得到增强;当大于其临界值时,加性噪音的随机共振强度却得不到进一步增强,这说明脉孢菌生物钟体系能抵抗外噪音的干扰而维持自身的生理节奏.当加入外信号时,对于乘性和加性噪音不相关的情况,发现存在最佳频率(0.003 Hz)的外信号能使加性噪音诱导出的内信号随机共 关键词: 噪音 脉孢菌生物钟体系 内信号随机共振  相似文献   
6.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系统研究了乙醇溶剂中2 巯基苯并噻唑(HMBT)在不同pH条件下吸附在ORC法粗糙化处理所得铁表面的SERS光谱。结果表明2 巯基苯并噻唑分子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通过环外S或环内N原子吸附于铁表面,而在碱性溶液中分子失去氢原子,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于铁表面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Sol Gel法制备氧化铁掺杂TiO2 和TiO2 /SiO2 纳米粒子及在玻璃表面的涂膜 ,并用Raman光谱研究氧化铁含量对TiO2 和TiO2 /SiO2 结构的影响。该产物对水和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物类型微波发射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微波发射率是表征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反演地表、大气参数的重要条件。不同地物类型由于其结构,含水量,粗糙度等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辐射特征。利用2003年6~8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两个时段针对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OS)传感器的晴空条件下全球地表微波发射率数据,结合IGBP分类标准及覆盖度数据,选择相对较纯像元,分析了不同地表类型的发射率特征以及不同地物类型的发射率在不同波段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发射率跟频率与极化相关,几乎所有植被和裸土类型双极化下的发射率变化趋势是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冰雪覆盖类型V极化发射率随频率增加而减小。此外,发射率跟地表类型密切相关。植被类型的发射率要高于裸土的发射率。因此,随着植被密度的降低,裸土的贡献增大,导致总体发射率的降低。对于植被类型,一般在夏季处于生长旺盛期,发射率比较稳定,可作为特征发射率。积雪覆盖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冬季影响着地表的发射率变化。  相似文献   
9.
α-Fe_2O_3纳米粒子Morin相变的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用Raman光谱法研究了粒子尺寸和Co2 +包附对α-Fe2 O3纳米粒子Morin相变温度TM的影响机制。测量结果显示纳米粒子α -Fe2 O3的振动模相对大块样品发生了红移和宽化 ,粒子愈小红移和宽化愈显著。表明表面Fe3+离子与配位氧离子的键距增大 ,键长呈从体相Fe-O键长过渡到表面Fe -O键长的某种分布。这种小尺寸引起的键长改变导致α -Fe2 O3粒子的单离子各向异性能减小 ,因此降低了样品的TM。分析显示Co2 +包附导致α -Fe2 O3粒子TM 的大幅下降可能是由单离子各向异性的减小和Co2 +与Fe3+之间的磁偶极子相互作用各向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地表微波发射率是含水量、表面粗糙度、地物结构等的函数,这些因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用晴空条件下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E)的瞬时发射率,辅助2003年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ject labels)地表分类数据,获得了北半球各种植被覆盖地区2003年夏冬两季每半月平均的地表微波发射率。分析不同植被发射率随频率、极化、时间等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植被发射率在H和V极化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有降雪的地区发射率随频率增加而迅速减小。植被区夏季发射率较高,89GHz的V极化发射率值大于0.944,且发射率时间序列上很稳定,极化差较低(<0.081),同一地区发射率时间序列RSME小于0.007 2。植被区冬季在积雪出现的地方发射率值降低,尤其表现在高频部分。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加,植被地区发射率值增加而极化差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