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实验用同一根玻璃微电极在豚鼠耳蜗中阶记录EP(EndocochlearPotential,耳蜗内电位)、CM(CochlearMicrophonics,耳蜗振电压)、CAP(ComnoundActionPotential,复合动作电位),观察在不同缺氧状态下,三者动态变化过程.发现在缺氧初始(1—2分钟),CM和CAP随EP同步迅速下降;但缺氧3—6分钟时,CM下降缓慢,似一“平台”,而CAP和EP继续同步下降;缺氧7—12分钟时,三者又倾于平行。扫描电镜观察:IHC(内毛细胞)表面由底四到三圈出现广泛分泌物和球状物,OHC汐(毛细胞)表面出现局限性分泌物和球状物,静纤毛融合。结果表明:OHC和IHC的功能状态与氧代谢密切相关,CM直接受OHC和IHC结构变化的影响。CM下降过程中的平台,则可能与盖膜(TM)的压电效应有关。CAP的变化不完全依赖于CM。  相似文献   
2.
豚鼠耳蜗电位幅度“重振”现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胞内记录方法通过对豚鼠耳蜗第三圈记录白噪声暴露前后外毛细胞(OHC)胞内交流感受器电位,中阶记录胞外交流感受器电位(CM),以及圆窗龛处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及其各自输入-输出函数曲线(I/O)结果提示,噪声暴露前OHC的交流感受器电位和CM的I/O曲线为一具有饱和状态的典型非线性特点,CAP的I/O则为具有低段“平台”和高段的非线性特点,噪声暴露后,CAP阈移10dB),OHC交流感受器电位、CM的I/O非线性特点减弱,线性化增强,CAP的I/O曲线“平台”基本消失,幅度增长率提高.讨论了此现象发生机理可能是OHC的主动反馈(Activefeedback-AF)受损,除增益减小(即听力下降),其交流感受器电位非线性增长功能线性化,使之决定强度编码的基底膜运动也线性化,导致输入的反应(CAP)也线性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玻璃微电极的方法记录了白噪声暴露前后,在单音和两音刺激声作用下豚鼠耳蜗第三回中阶交流感受器电位的变化,并用园窗电极引导的CAP阈值监测声损伤程度.比较单音和两音诱发的CM幅度发现:两音抑制与耳蜗的非线性特性密切相关,均依赖于耳蜗的正常生理环境;外毛细胞的双向换能作用是耳蜗非线性机械特性和两音抑制存在的前题。本实验还对中耳和刺激声谐波产生两音抑制的可能性给予排除,并介绍了实验中所用的计算机程控刺激、记录分析系统和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测量不同频率分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