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以焦谷氨酸为原料,通过两种路线,分别合成了5-位反式苯基取代脯氨酸和5-位顺式苯基取代脯氨酸,总收率分别为43.9%和51.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5.
6.
并五苯分子在Ag(110)表面成膜过程中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低能电子衍射原位研究了并五苯分子(C22H14)在Ag(110)单晶表面的生长,观察了在初期沉积过程及随后基底变温过程中分子层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室温下并五苯分子在Ag(110)基底表面具有高的迁移性,从开始无序的亚单层膜结构逐渐形成有序的单层膜结构.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并五苯分子平铺在Ag(110)表面,形成了与基底构成有关的有序结构,存在沿基底晶向成镜面对称的两种畴界取向,在基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接近并五苯升华温度的过程中,基底上的有序分子层结构保持稳定不变关键词:并五苯低能电子衍射图案分子层结构Ag(110) 相似文献
7.
数据处理是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而图像法又是处理实验的首选方法。在众多的数学图像中,一次函数以其简捷直观的特点成为物理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图像。而且在高考实验题中,线性图像出现的频率极高。然而,题目中线性图像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往往代表的不是常规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分析图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用于解决这类线性图线问题的普适性方法—一次函数法。并以力学、电学中几个典型的实验为例,详细说明一次函数法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