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化学   713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33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270篇
物理学   1020篇
  2025年   1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fluenza A viruses of different subtypes isolated in different years and from differentparts of China were examined for temperature-sensitiveness (ts ) in their early egg passages.The validity of ts character has been confirmed by ti1e results of parallel tests in chickembryos and in cell cultures. From 12 strains of the old H1N1 subtype isolated between1949 and 1957, no ts strain was detected. Two out of 6 strains of new H1N1 isolated afterFebruary 1979 were found to be ts. For the H3N2 subtype, only 8 out of 23 strainsisolated between 1968 and 1978 were ts, but the proportion increased abruptly to 13 out of15 strains isolated in 1979--1980. We also found 6 out of 16 strains of the R2N2 subtypeto be ts. Two H2N2 and one H3N2 strains examined were found to be composed of mixedts and ts~ particles. By rocombination- complementation test against 7 standard ts strains ofWSN virus with known genetic lesions, the ts lesion of the H3N2 strain Hong Kong/8/68was located on the nucleoprotein gene, whereas that of the H1N1 strain Tianjin/78/77 waslocated on the matrix protein gene.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ESR波谱和Raman光谱方法现场(in situ)研究吡咯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过程。ESR结果显示,形成的聚吡咯(PP)膜的氧化态结构(PP++)对吡咯的氧化聚合具有电催化活性;由此可解释吡咯在PP膜上更易聚合的实验事实。利用表面增强共振Raman散射(SERRS)效应,可研究PP膜在金电极上的形成和增厚过程的结构。光照下吡咯的电化学聚合电位显著降低(约300mV),此光催化作用可望在制备新型有机器件等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a hollow-core optical fiber, whose cladding is composed of cylindrical alternating layers of air and high-index material with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the design criteria of the proposed fiber are evaluated by the compact two-dimensional (2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and width of supporting strips on the leakage loss of the fiber is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fiber are estimated by finite-element method, confirming that hollow-core fibers with a reasonable size and number of supporting strips a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4.
对12个通用的三效循环系统以及这12个通用循环系统组成的76种可能的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了评测。根据通用三效循环系统的压力和溶解度要求,对通用三效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各部件设计中的问题和COPs数值,以及处于高腐蚀环境中部件的数目。通过分析,确定了四个性价比较优的系统:Alkitrate Topping循环系统,Pressure Staged Envelope循环系统,High Overlap循环系统和Dual Loop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硅纳米晶(Si75H76)在B和P掺杂和乙基(—CH2CH3)、异丙基(—CH(CH3)2)表面改性等情形下态密度、结合能及能隙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对体系的禁带宽度(约3.12eV)几乎没有影响,但会引入带隙态;三配位的B掺杂,在禁带中靠近导带约0.8eV位置引入带隙态,三配位的P掺杂在禁带中靠近价带0.2eV位置引入带隙态;四配位的B掺杂,在禁带中靠近价带约0.4eV位置引入带隙态,四配位的P掺杂在禁带中靠近导带约1.1eV位置引入带隙态;且同等掺杂四配位时体系能量要低于三配位;适当的乙基或异丙基表面覆盖可以降低体系的总能量,且表面覆盖程度越高体系能量越低,但在表面嫁接有机基团过多将导致过高位阻,计算时系统不能收敛。  相似文献   
6.
汽包锅炉炉内局部结渣实时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汽包锅炉炉膛内局部结渣的故障诊断问题.选取膜式水冷壁背火侧三个温度点──鳍端温度、鳍根温度和管外壁中点温度──作为炉内局部结渣故障特征参数,使用灰渣层热阻反映炉内水冷壁局部结渣程度,运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建立起描述故障特征参数和局部结渣程度之间高度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故障诊断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诊断结果准确,无需布置昂贵的热流计,是一种有效的诊断炉内局部结渣的故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国产DJS-6型电子计算机,采用ALGOL语言,设计了盐和卤水中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光谱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包括采用变换式将测得的谱线透过率值转换,以两阶法校准感光板乳剂,扣背景和计算含量,一次算出样品中铝、铂、金、铁、铅、锡、铬、锰、镓、镍、铋、钼、鉏、钛、镉、铜、银、锌、钴等十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以毫克/升或百分数的形式打印,数据处理速度快,准确可靠,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9.
在考虑遮蔽效应的情况下,应用射线追踪法对一维导体和介质的高斯粗糙面的散射系数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计算了考虑一次反射和二次反射的散射系数。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法生成一维高斯粗糙面,计算了考虑一次、二次反射和遮蔽时不同均方根斜率粗糙面的平均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10.
苹果早期轻微瘀伤是影响苹果品质的重要因素.早期轻微瘀伤在可见光下肉眼无法识别,为寻找一种高效的苹果早期轻微瘀伤识别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倒立摆装置人为制造不同程度的苹果瘀伤.首先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80个无损样品、60个轻度损伤样品以及60个重度损伤样品各自在损伤后0、10、20和30 min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SNV作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谱区范围选择4 000~9 000 cm-1;主成分个数为9,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方法建立\"无损-有损\"二分类模型,预测集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85.00%和89.80%,模型识别效果有待提高.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波段范围为1 000~2 350 nm的近红外相机采集无损、轻度瘀伤、中度瘀伤和重度瘀伤的100个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图像,相机加装1 150和1 400 nm的滤光片后分别再次采集这些苹果样品的近红外图像,所有图像均在瘀伤产生后立即采集.共采集3个波段、4种瘀伤程度的苹果样本图像共1 200张.提取图像吸光度信息并分别建立KNN、SVM和DT分类模型,DT法\"无损-损伤\"二分类模型和\"无损-轻度-重度\"三分类模型的识别率最高,分别为99.00%和94.67%.相比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苹果早期外部瘀伤识别方法,近红外相机多波段成像法在苹果表面早期瘀伤和瘀伤程度分类的应用中都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此同时近红外相机成像方法方便确定瘀伤的位置,这为苹果表面瘀伤的实时在线检测与分类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