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力学   6篇
数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空间静不定桁架的变形协调条件及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桁架受载后各杆件的伸长量、各杆件夹角的变化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各杆的伸长量和夹角的微小变化为未知量,建立了空间静不定桁架的变形协调条件,并结合实例给出了求解空间静不定桁架的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极坐标系下扇形截面杆扭转问题的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导出了极坐标系下扇形截面杆扭转问题的差分格式;结合Mathcad编程用逐次超松弛迭代法求出了扭转应力函数差分值;采用复化二维辛普生求积公式计算了抗扭刚度;求出了相应的扭转应力的差分解;给出了张角为2π时裂纹尖端附近的第三型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固体及流体导热的能量方程出发,导出破碎岩体非等温渗流的能量本构方程, 结合渗流的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状态方程等建立了破碎岩体非等温渗流的一维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结合Mathcad软件计算得到了系统的无量纲化平衡态, 利用逐次亚松弛迭代法分析了对应于不同参数时平衡态的稳定性;指出非等温渗流系统存在鞍结分岔及折叠突变, 与等温渗流相比, 考虑温度场的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更容易发生渗流突变.   相似文献   
4.
车削加工中产生的应力变形、车削热、车削振动等现象相互耦合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研究车削过程中车削系统的热-力-振动特性对于深入了解车削机理、改善车削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别对车削力学特性、车削热、车削振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学者们侧重于车削要素对车削振动、应力及车削温度影响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在热-力-振动耦合特性方面,车削热和车削应力的耦合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车削振动与车削热、车削振动与车削应力的综合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车削工件在有顶针和无顶针约束时的纵向振动力学模型,导出了工件纵向自振频率的时变方程;通过MathCAD软件求解得到了工件在不同车削深度及不同进给速度下的一阶、二阶频率时变曲线。研究表明:有顶针约束时工件的最高纵向自振频率约为相同车削参数下无顶针约束时的近2倍;车削深度显著影响自振频率时变曲线的振幅,车削深度越大,振幅越大;进给速度不影响自振频率时变曲线的振幅,但影响自振频率变化的快慢,进给速度越大,频率变化越快;有顶针约束时的频率时变曲线关于走刀时段的中间时刻呈反对称分布,其均值等于相同约束下等直杆的固有频率;无顶针约束时的自振频率时变曲线关于走刀时段的中间时刻呈正对称分布,各时刻的一阶频率均高于相应等直杆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6.
圆外平面弹性问题的边界积分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边界上的应力函数及其法向导数展开为罗朗级数,与复应力函数的罗朗级数的表达式对比,可以确定罗朗级数的各系数,再利用傅利叶级数和卷积的几个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函数边界积分公式.通过边界的应力函数及其法向导数的积分,直接得到圆外应力函数值,并给出几个算例,表明结果用于求解单位圆外平面弹性问题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7.
圆内平面弹性问题的边界积分公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双解析函数可以得到单位圆内平面弹性问题应力函数的边界积分公式,但式中包含强奇异积分,不能用于直接计算.将边界上的应力函数展开为Fourier级数,再利用广义函数论中的几个公式进行卷积计算,可以得到不含强奇异积分核的边界积分公式,通过边界的应力函数值和法向导数的积分,直接得到圆内应力函数值,并给出几个算例,表明该结果用于求解单位圆内平面弹性问题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Concerningtheelasticplaneprobleminaunitcircle ,ZhengShenzhouandZhengXueliangdevelopedaboundaryintegralformulaofthestressfunction[1]:Φ(r,θ) =-( 1 -r2 ) 24π ∫2π0ν( φ)1 -2rcos(θ-φ) r2 dφ   12π∫2π011 -2rcos(θ-ω) r2 dω∫2π0μ( φ)1 -cos(ω-φ) dφ   1 -r22π∫2π0μ( φ)1 -2rcos(θ -φ) r2 dφ   ( 0 ≤r <1 ) ,( 1 )whereμ(θ) =Φ(r,θ) |r=1,ν(θ) = Φ n r=1= Φ r r=1.Intheformula ( 1 )theseconditemisastrongsingularintegral,itshouldbeunderstoodasanintegr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