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活化试题及其命题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君 《物理通报》2006,(3):23-25,38
1生活化试题及其作用 传统物理试题是将实际问题进行过多的人为加工、分解、简化与抽象,使之成为纯化的抽象问题,即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而生活化试题则是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而且未被加工或被加工的成份甚少的实际问题.传统物理习题教学模式固有的缺陷即人为性日益暴露出来.由于物理习题情景是人为设置且条件控制严格,因而使物理教育情景的真实性受到破坏,使学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的认知心理及行为表现与解决实际物理间题时的认知心理及行为表现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30—100keV的H~-离子被剥离生成快H~0原子的过程,给出了H~-离子入射到各种气体中的最大中性成份和中性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尤其是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设置的许多实验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实验的条件往往是"理想"化的,实验的方法和结论都是预定和现成的,而且与现实生活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改变实验的条件及实验方式,使之更接近自然的真实,更符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用这种方式对课本实验进行变换处理而进行的研究与探索才真正符合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才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体验科学的含义,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而言,相对于先进、复杂的实验设备、仪器,一些简单的替代性实验同样起着独到的作用.对此,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有精辟的见解:"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能获得所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反李三系和它的标准嵌入李超代数的Killing型之间的关系,并且证明了反李三系的反对称不变双线性型可以被唯一地扩张到它的标准嵌入李超代数。作为扩张定理的一个应用,得到了二次李和反李三系的唯一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7.
传统物理习题的弊端日益突出:习题内容日益僵化,仅局限学科知识范围,远离生活、社会实际;习题的手段、技术与方法单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对知识的动用表现为"直接性",即运用相关知识直接求解理想情景、模型中抽象化的"纯物理"问题;考查的能力只是"题海战术"下的解题能力;习题答案规范唯一;习题评价只是"辨别正误",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等等.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落实,习题的价值观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向.习题不再只是训练与检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程度,在"直接性"解题中培养与区分解题能力,而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而且把解答过程看作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和体现过程,学生主体在解答中消除困惑、解决与生成问题,获取新知、满足需要.创新知识及展示与升华自我的过程是习题求解过程的本质所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以几道中考题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n维欧氏空间V的镜面反射是正交变换,镜面反射的逆变换仍为镜面反射;V上的正交变换同时为镜面反射的充要条件是它以1为特征值且其属于1的特征子空间是(n-1)维的;镜面反射在V的任一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具有形式En-2uu′,反之,若正交变换在V的某一标准正交基下的矩阵具有该形式,则它为镜面反射,其中u为列向量;V的任一正交变换可表为镜面反射的乘积.  相似文献   
9.
反李三系的不变双线性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反李三系和它的标准嵌入李超代数的Killing型之间的关系,并且证明了反李三系的反对称不变双线性型可以被唯一地扩张到它的标准嵌入李超代数.作为扩张定理的一个应用,得到了二次李和反李三系的唯一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10.
谈结论分析与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问题以得出问题结论为目的,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解决并非把结论的得出理解为求解活动就此终结.对问题结论的挖掘和讨论,不仅是对解答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而且又是对原问题的引申与拓展,能开发问题本身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本文列举几例,说明结论分析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