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1.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抗病虫害水稻品系“B5”与籼稻品种“明恢63”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一个187个F8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对水稻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农艺性状2、2、4、4、4个QTLs,并分别解释各表型性状总变异的50.6%、74.9%、34.1%、47.3%和46.2‰.其中,控制抽穗期的Hd-6基因,控制株高的Ph7基因和控制剑叶长的Fll-2b基因分别是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座位,其余的为微效基因座位。相关性状的QTLs大多聚集在染色体的相近或相同区间,表现出成簇分布的现象。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可以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2.
稻米品质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机选取台中本地1号(TN1)与有野生稻亲源的B1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中的180个株系,运用SSR标记技术,对控制糙米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基础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微卫星标记RM225和RM276之间,离RM225和RM27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0cM和8.4cM;第3染色体微卫星标记RM186附近也有一控制该性状的微效基因位点。控制粒长,长宽比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定位于第2染色体RM240、RM6和RM233、RM211附近。  相似文献   
3.
以人的原癌基因c myc和抑癌基因p53的cDNA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证明,它们在大麦基因组中存在同源序列.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一步对大麦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在大麦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p53有3个位点被检出,分别位于2L(第二染色体长臂)、2S(第二染色体短臂)和6L上,相应百分距离为84.27±0.75、46.24±15.44和19.23±0.53;c myc有2个位点被检出,分别位于5L和3S上,百分距离相应为75.90±6.62和47.63±5.20.利用改进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使异源单拷贝或低拷贝基因在大麦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时出现信号的检出率达到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水稻分蘖能力QTL的定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水稻分蘖发育性状的复杂特性.利用187个株系的MH63/B5重组自交系和已建成的分子遗传连锁图对水稻分蘖能力进行了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通过对连续8个时间段分蘖增加数的检测。在第2、第5、第8和第9染色体上发现4个QTL座位在不同时间段埘分蘖能力有贡献.同时检测到该群体中影响分蘖能力的上位效应广泛存在。在多个时间段其贡献率甚至大于单独的QTL座位.QTL和上位效应座位中共有多个与以往报道的分蘖相关座位位置相近或相同.并在第1和第2染色体上有成簇分布.水稻分蘖能力QTL的定位,为遗传调控分蘖发生的时期和速度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生长习性、柱头颜色、粒型和落粒性等与疣粒野生稻相同;穗轴有分枝、光周期敏感性则与栽培稻相似.杂种有24条染色体,高度不育.同工酶分析表明,杂种的酶谱为互补型或杂合型.RAPD分析显示双亲之间的多态性比例为81.4%,杂种的扩增带中包含亲本特有带和共有带,且以特有带为主.上述结果为中国疣粒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建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