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79篇 |
晶体学 | 11篇 |
力学 | 28篇 |
综合类 | 10篇 |
数学 | 47篇 |
物理学 | 1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已知sinα+cosα=15,0<α<π,求tgα的值.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题目:貌似简单,但容易出错.因此,各地市数学竞赛中出现率很高.本题最易犯的错误是:由于解法不当,得到二个tgα值,而其中一个为增根,又不易发现;一旦发现了增根,还要费尽脑筋去...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19号和新陆早23号下胚轴为外植体,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检测GUS基因在转化后的棉花下胚轴中瞬时表达情况,分析了菌液浓度、浸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超声波辅助处理、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GUS瞬时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0.5,浸染时间15 min,乙酰丁香酮浓度100μmol/L,24 C共培养72 h的转化条件下GUS基因瞬时表达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4.
5.
设计合成了18个以吡唑桥连1,3,4-噁二唑和1,3,5-三嗪的新型多杂环分子[7A(a~f),7B(a~f)和7C(a~f)];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目标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评价了目标分子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和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对PTP1B和Cdc25B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9个目标分子表现出优异的PTP1B和Cdc25B抑制效果,IC50值低于齐墩果酸(PTP1B抑制活性测试参照物)和正钒酸钠(Cdc25B抑制活性测试阳性参照物),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和Cdc25B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Pt催化剂是电催化领域用途最为广泛的贵金属催化剂.Pt资源稀缺,价格昂贵,同时它的物理化学特性又决定了其在多种催化反应中难以被替代.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小分子醇类电氧化过程中,难免存在Pt的毒化现象,其催化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围绕着Pt催化剂纳米结构的设计、抗毒性及反应机理的探索一直是电催化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提高Pt催化性能的方法之一是引入第二种金属,通过金属间协同效应(双功能机理)、张力效应或电子效应等对Pt的催化行为进行改性.对于由双/多金属组成的纳米结构催化剂,无论是协同效应还是电子效应,催化活性的提高都需要金属间有丰富的接触界面和恰当的邻近状态.通过调变两组元的种类、原子比和接触状态等可以实现对金属-金属界面的调控,进而调变催化剂性能.除金属助剂外,金属氧化物对Pt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也引起广泛关注.由于金属氧化物与Pt之间的密切接触作用,氧化物的形貌特点对Pt的催化性能可产生重要影响.到目前为止,有关催化剂形貌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贵金属纳米颗粒上(Pt,Au,Pd等),但关于金属氧化物载体/助剂的形貌对贵金属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尚不多.具有明确形貌的金属氧化物载体/助剂,暴露的晶面不同,表面原子的配位状态也不同,从而造成与之密切接触的Pt的性质发生改变.因此,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性质以及Pt-金属氧化物的界面性质将对电催化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深入阐释贵金属-金属氧化物的表/界面性质以及建立有效的构效关系,对设计和制备高效电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Pt基催化剂活性、抗CO中毒能力以及稳定性,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分别制备了纳米棒和六边形纳米片状的Fe2O3作为Pt催化剂的助剂,考察了助剂形貌对Pt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催化氧化甲醇的促进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电化学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2O3的存在能显著提高Pt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而且以Fe2O3纳米棒为助剂制备的Pt-Fe2O3/C-R催化剂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比Fe2O3纳米片为助剂制备的Pt-Fe2O3/C-P催化剂更高.这种促进效应可能与助剂Fe2O3的形态有关.Pt-Fe2O3/C-R催化剂中Pt的质量比活性为5.32 A/mgPt,本征活性为162.7 A/m2Pt,分别是Pt-Fe2O3/C-P催化剂的1.67和2.04倍,是商业PtRu/C样品的4.19和6.16倍.协同效应和电子效应是Pt催化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此外,Pt-Fe2O3/C-R样品中高价态Pt的含量较高,可能也是加速甲醇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原因之一.高价态的Pt可能会增强甲醇分子在Pt表面的吸附强度,促进Pt上甲醇氧化反应初始步.这些发现不仅可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机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对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甲醇氧化电催化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牛肉中脱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DFC)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牛肉样品经DTE-硼酸盐缓冲液提取,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甲醇洗脱,UPLC-MS/MS法测定,仪器检测程序总色谱时间仅为5 min。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0.7%~89.6%;批内变异系数范围在5.2%~9.7%之间;批间变异系数范围在6.1%~11.4%之间;检测限为0.55μg/kg;定量限为1.82μg/kg。方法可用于牛肉样品中脱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药物残留量的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8.
在磷酸、硼酸及乙酸组成的缓冲介质中,齐墩果酸与β-环糊精反应生成包合络合物,其包合摩尔比为1比1。包合物的激发波长及发射波长的峰分别位于355nm及404nm处,在25℃条件下的结合常数为71L.mol-1,还测定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测得ΔH0与ΔS0均大于0,说明此包合反应为吸热反应。测得ΔG0值小于0,且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变得更负,说明此反应在试验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而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的自发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噁喹酸、萘啶酸及4种磺胺类药物等7种兽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用中性氧化铝柱和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及净化。以Symmetry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混合的乙腈与0.08mol.L-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于波长265nm处检测。7种兽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均在0.05~1.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1~0.04mg.kg-1。方法的回收率在68.2%~9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14%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