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聪  徐喆  刁春华  陈鑫  刘靖  郭敏杰  樊志 《化学学报》2013,71(3):439-442
利用单-(6-氧-对甲基苯磺酰基)-β-环糊精和2-呋喃甲硫醇反应得到单修饰环糊精, 单[6-硫-6-(2-甲基呋喃)]-β-环糊精. 通过X-ray衍射分析及核磁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其在溶液和固态中形成线状超分子的分子自组装行为. 结果表明, 化合物在固态中通过呋喃基团从第二面羟基连续插入到另一个环糊精的空腔, 形成了互锁式螺旋柱状超分子, 而且在溶液中也显示了相似的自组装行为, 其键合常数K及聚合度n分别为450 mol-1·L和1.9.  相似文献   
2.
在本工作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分离/富集大分子量天然微量蛋白的新方法.以细菌克隆的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为模板蛋白,选择性地与辅助识别聚合物链(ARPCs)库中的ARPCs进行自组装.ARPCs库含有大量的带有随机分布识别位点和锚定位点的限长聚合物链.蛋白质和ARPCs的自组装体被大孔微球吸附后通过交联聚合固定在微球上.除去模板后,合成的印迹聚合物用以从内质网体提取物中富集天然的BiP,BiP的含量可以提高45倍.这是大分子量的天然微量蛋白(分子量达78kD)首次通过分子印迹法富集.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水杨酸包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  刁春华  宋海斌  景作亮  郁铭  陈鑫  郭敏杰 《化学学报》2007,65(15):1449-1453
合成了β-环糊精与水杨酸的包合物b-cyclodextrin-salicylic acid (β-CD-sal) [(C42H70O35)2•(C7H6O3)2•(H2O)24], 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包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 a=1.9269(5) nm, b=2.4395(7) nm, c=1.6095(4) nm, β=107.816(5)°, V=7.203(3) nm3, Z=4, Dc=1.373 g•cm-3, F(000)=3176, R[I>2σ(I)]=0.0971. 在形成的2∶2包合物中, β-环糊精通过羟基间的氢键形成头对头的二聚体, 两个水杨酸分子以不同的形式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 其中一个水杨酸分子寄居于环糊精的空腔中, 而另一个水杨酸则位于由两个环糊精形成二聚体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对二氧环己酮均聚物和对二氧环己酮-乙交酯共聚物中加入增塑剂进行纺丝,制得聚对二氧环己酮单丝缝合线(PDS)和对二氧环己酮-乙交酯共聚物单丝缝合线(PDG).用DSC方法研究了增塑剂含量对PDS缝合线热性能的影响和不同热定型条件的PDG缝合线的热性能,测试了热定型温度对PDG缝合线初始强度、模量及柔量的影响,考察了增塑剂含量对两种缝合线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力学降解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S缝合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温度Tc以及熔融温度Tm均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其结晶能力增加.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增加,PDG缝合线的初始打结强度、熔融热均提高,熔融温度Tm基本保持不变.两种缝合线的强度保留率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均先增加后减小,而重量保留率随着增塑剂含量增加始终减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辅助识别聚合物链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分子印迹方法, 即以聚乙烯醇接枝聚合物作为辅助识别聚合物链(ARPCs),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丙烯酸酯树脂载体表面进行聚合,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树脂. 实验使用2.00 mol•L−1氯化钾(KC1)溶液除去模板蛋白质, 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吸附蛋白质, 并设计使用0.150, 0.500和2.00 mol•L−1KC1溶液分别对吸附蛋白质进行梯度洗提. 电泳实验结果表明, 2.00 mol•L−1KC1溶液洗脱的蛋白质是大孔树脂的吸附效应; 0.500 mol•L−1KC1溶液洗脱掉的是印迹蛋白质. 引入ARPCs制得的分子印迹树脂, 用于混合蛋白质体系吸附时, 对模板蛋白质的吸附量为80~100μg•g−1, 其特异性吸附能力较未引入ARPCs之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载体形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分离成本很高,分子印迹技术以其优良的操作稳定性为蛋白质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合成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极具挑战性,已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蛋白质分子印迹过程中使用的载体形式进行了综述,对不同形式载体的使用特点进行了总结,详细叙述了常见的载体形式如硅胶、合成树脂球、高分子膜、云母、凝胶以及一些新型的载体类似形式如环糊精和壳聚糖等,并探讨了目前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添加剂丙酸盐含量的方法。试样用水蒸馏浸取,提取液中的丙酸盐与干扰离子以IonPac AS11-HC(250 mm×4 mm)为分析柱、IonPac AG11-HC(250 mm×4 mm)为保护柱,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并用电导检测器测定丙酸盐的含量。丙酸的质量浓度在20.00~40.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0 mg·kg-1。方法用于测定粉皮样品中丙酸盐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1.3%~96.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在0.5%~1.2%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DFT/B3LYP-D3(BJ)/6-31G(d,p)计算模拟方法分析探讨了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BNPP)替代对氧磷(PO)用作有机磷神经毒剂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模板分子模拟物的可行性. 通过对比BNPP和PO两种模板分子分别与各种功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的构型稳定性和结合能大小, 确认了以4-甲基丙烯酰胺基安替比林(MAAP)为第一功能单体、 甲基丙烯酸(MAA)为第二功能单体组成的双功能单体体系是最佳功能单体体系. 以BNPP为模板分子、 MAAP-MAA为单体体系、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 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 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SiO2@BNPP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对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和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当n(BNPP)/n(MAAP)/n(MAA)/n(EGDMA)为1∶1∶4∶20时, MIPs的吸附容量最大可达19.03 mg/g, 对4-硝基苯酚(4-NP)的分离因子为17.50; MIPs能够快速吸附模板分子, 5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量的92%, 动态吸附平衡时间仅为15 min, 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吸附能力; 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Scatchard方程分析表明MIPs中存在两类吸附作用位点. 实验结果与计算模拟结果的一致性表明, 计算模拟对有机磷神经毒剂MIPs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聚乙烯醇分子为客体分子,与γ-环糊精(γ-CD)分子组装制备环糊精准聚轮烷(CD-PPRs);在金属离子存在下,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CD-PPRs为"假载体",制备了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cp-MIP)。结果表明,随着功能基化CD-PPRs(CD-PPRsAc)用量增加,印迹聚合物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小,当CD-PPRs-Ac与AM的质量比为0.55时,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最大;在Cu2+共存时,吸附量最高可达5.16 mg/g;将cp-MIP用于4种混合蛋白溶液吸附,结果表明,引入CD-PPRs使印迹聚合物的特异性吸附能力明显提高,特异性吸附量可提高约6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β-环糊精与麝香草酚的包合物1,利用X射线衍射和核磁技术分别测定了包合物在固态和溶液中的包结行为.晶体学研究表明,每个β-环糊精的空腔都包含一个麝香草酚分子,并通过大口端羟基间的氢键形成了头对头的二聚体,进而形成了通道状的多聚超分子结构.二维核磁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麝香草酚进入环糊精的空腔形成了主客体包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