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目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出发,重点介绍了两种改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能够降低结晶型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其离子电导率,改善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能够实现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好的机械强度及尺寸稳定性。最后,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22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631)、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831) 3种表面活性剂改性天然累托石 (REC) 粘土,分别得到3种有机改性累托石:1227-REC、1631-REC和1831-REC。用有机改性累托石作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苯酚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文研究条件下,3种吸附剂对苯酚达到较理想吸附效果的合理条件是:pH值分别为6、8、8;吸附平衡时间分别需要90、20、40min;吸附剂用量均为20g/L;常温。在确定的合理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6.2%、99.0%、99.8%。  相似文献   
3.
MMA/MAh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制备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马来酸酐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顺丁烯二酸酐(MAh)为单体,其MMA与MAh单体摩尔配比为1∶1,合成了P(MMA-co-MAh)共聚物;采用凝胶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MN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所合成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物为无规非晶型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Mn为6.40×104,共聚物中MMA与MAh链段摩尔比大约为8∶1,热分解温度为3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1.3℃.以P(MMA-co-MAh)共聚物为树脂基体,环状碳酸1,2-丙二酯(PC)为增塑剂,LiClO4为电解质盐,制备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当共聚物含量为45 wt%时,GPE具有好的成膜性,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3.0×10-5S/cm.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PMMA基GPE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GPE的导电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PMMA基GPE的改性方法,包括聚合物基体的改性、添加纳米粒子以及形成多孔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改性累托石吸附水溶液中苯酚的研究Ⅰ吸附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831)3种表面活性荆改性天然累托石(REC)粘土,分别得到3种有机改性累托石:1227-REC、1631-REC和1831-REC.用有机改性累托石作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苯酚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文研究条件下,3种吸附剂对苯酚达到较理想吸附效果的合理条件是:pH值分别为6、8、8;吸附平衡时间分别需要90、20、40min;吸附剂用量均为20g/L;常温.在确定的合理条件下,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6.2%、99.0%、99.8%。  相似文献   
6.
黄韵  马晓燕  林元华  王煦 《化学学报》2012,70(5):591-598
用聚乙二醇(PEG1500)和甲醇先后与共聚物(P(MMA-MAh))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得到交联聚合物P(MMA-MAh)-PEG1500.以该交联聚合物P(MMA-MAh)-PEG1500、碳酸丙烯酯(PC)和锂盐(LiClO4)为三种组分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解质性能必会受到这些组分间存在的微观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FTIR来研究PC和P(MMA-MAh)-PEG1500中存在的极性基团(C=O和C—O—C)与Li+的相互作用.对于PC/LiClO4和polymer/LiClO4体系,FTIR定量分析显示,极性基团对Li+的吸收系数分别为0.113和0.267,说明在红外光谱中Li+键合C=O和C—O—C极性基团比自由极性基团吸收灵敏度高;另外,计算该二体系中Li+键合极性基团(C=O和C—O—C)的当量百分数极限值分别为94%和45%,表明极性基团与Li+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并且体系PC/LiClO4中相互作用强度大于体系polymer/LiClO4.  相似文献   
7.
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对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CE)进行增韧改性,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能谱仪等分析手段表征共混物的微观结构,测定其力学性能、耐热性等.结果表明,CTBN增韧BCE树脂体系可形成典型的海岛状共混结构;当平均粒径为2~3μm时,增韧效果最佳;当CTBN加入10份时,冲击强度提高150%,最大失重率所对应的温度只下降3.5℃;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证明BCE/CTBN共混物是一个多相体系,存在橡胶CTBN相、BCE相和以BCE为主的BCE/CTBN共聚相、以CTBN为主的BCE/CTBN共聚相.  相似文献   
8.
梳状P(MMA-co-MAh)-g-PEGME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P(MMA-co-MAh)为反应物,聚乙二醇单甲醚(PEGME)为接枝单体,合成了梳状P(MMA-co-MAh)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P(MMA-co-MAh)-g-MPEG).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13C谱、1H谱以及H,C-COSP谱对所合成的梳状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热失重分析(TGA)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所合成的共聚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FTIR及NMR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甲醚通过酯化反应接枝到P(MMA-co-MAh)共聚物上,形成以MMA/MAh共聚物为主链,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侧链的梳状共聚物,其在马来酸酐上的接枝率大约为20%;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梳状共聚物热分解温度与共聚物P(MMA-co-MAh)的分解温度相差不大,接枝后的梳状共聚物也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在325.9℃左右,且该梳状共聚物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是由于侧链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温度为32℃左右;一个是主链的玻璃化转变引起的,温度为120℃左右.在主链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侧链是可以移动的,有利于电活性物质和离子等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扩散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转动参考系教学中有关科里奥利力的几个典型的错误认识, 并对这些认识进行了详细解析和纠 正, 从而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科里奥利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