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LEED图形拟合的方法对大量不同取向In/Si表面的稳定性和小面化进行了研究,新发现了In覆盖度在1/2单层原子以下的三个稳定表面:Si(214)-In,Si(317)-In和Si(436)-In,以及In覆盖度在1单层原子左右的两个稳定表面Si(101)-In和Si(313)-In.此外还确定了In覆盖度在1单层原子左右的6个稳定In/Si表面的家族领地以及In覆盖度在1/2单层原子以下的4个稳定In/Si表面的家族领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Si(103)-In的家族领地相当大,甚至比最稳定的Si(1 关键词: 硅表面 铟 稳定表面 家族领地  相似文献   
2.
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局域探测手段-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及其相伴的方法如局域功函数等,对具有十分丰富局域结构的两亲分子和水的两系统的聚集相作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两亲分子研究及局域化学的发展添砖加瓦,结果表明由STM可以真实对反映出各种聚集相的不同形貌,而且加上局域功函数像还可以揭示两亲分子的头尾取向,这对有机分子系统的局域结构的研究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Ge(112)-(4×1)-In表面重构的原子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修文  盖峥 《物理学报》2001,50(12):2439-2445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亚单层In原子引起的Ge(112)-(4×1)-In表面重构.结合随偏压极性不同而显著不同的STM图象和相应的“原子图象”,为这个重构提出了一个原子结构模型,供进一步研究参考.其中,In原子的吸附位置与它在Si(112)表面的吸附位置一致,但与Al原子和Ga原子在Si(112)表面的吸附位置不同.这个吸附位置的不同主要是由In原子较长的共价键键长引起的 关键词: 表面结构 In Ge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相似文献   
4.
锗硅表面结构和动态过程的STM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威生  盖峥 《物理》2000,29(11):649-656
尽管作为微电子工业的基础,硅和锗的表面和界面几十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和纳米技术等不断提出的问题相比,对它们的了解仍很不够。为此,最近我们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低能电子衍射方法,对锗硅表面的稳定性、宏观小面化、纳米小面化、小面化的规律、稳定表面的比自由能、表面原子结构以及表面和亚表面原子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文章综述已取得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除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外,对半导体异质外延生长衬底选择,以及量子线和量子点自组织生长模板的选择都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甘氨酸在Cu(001)表面的吸附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低能电子衍射(LEED)及其消失斑点规律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手段确定了室温下甘氨酸在Cu(001)表面能形成c(2×4)和两种(2×4)吸附结构((2×4)1和(2×4)2),并推断出在两种(2×4)结构单胞中两甘氨酸分子的羧基相对于衬底的吸附取向一致,而它们的氨基则不同.实验中还观察到c(2×4)与(2×4)2结构能相互转变成窄条相互穿插共存,这说明几种吸附结构能量相近.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高波  盖峥  杨威生 《物理学报》1997,46(4):688-693
近期的实验表明跳触现象(jumpto contact)很可能是摩擦的起源.所谓跳触就是当针尖和平的表面距离很近时二者会突然接触从而形成“连颈”.在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这种现象的过程中,利用电导随时间的演变曲线,我们发现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和铅(110)样品表面间的这种连颈在被拉伸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发变细直到拉断.环境温度和表面清洁度对这种自发变细过程的显著影响表明这种过程是由连颈表面铅原子的扩散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于洪滨  高波  盖峥  杨威生 《物理学报》1997,46(3):505-510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小隧道阻抗的条件下(小偏压和大隧道电流),通过移动针尖,实现了在室温下对真空蒸镀在高定向石墨上的、由几万个原子组成的纳米尺度金岛的操纵.在大隧道阻抗的情形下,用同一个针尖可对操纵的结果进行观察,而不会对金岛产生扰动.这种可控的操纵是通过当钨针尖与金岛间距离很近时形成的金属间黏附力大于金岛与石墨间的摩擦力而实现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盖峥  何谊  杨威生 《物理学报》1996,45(8):1350-1358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了Ge(111)表面的由快速降温至室温而保留下来的中温相.发现除了单个Ge增原子的扩散运动外,主要的运动是发生在畴界上的Ge增原子列的开环和闭环协调运动.从实验上证实了这种最近引起很大实验和理论兴趣的运动方式.通过观察又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盖峥  何谊 《物理》1996,25(3):166-167
电子工业的发展促进着介观物理的发展,曾经被Sharvin用半经典理论研究过的长度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宽度在费米波长范围的量子点接触中的弹道传输正逐渐成为介观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点接触就是两个电极间的很小尺度的接触.当点接触的长度小于材料中的电子平均自由程时,两端电子库中的电子穿过点接触时不发生散射,输运便是弹道的.由于在点接触中电流传输态受到横向限制,从而使这些态的横向动量产生量子化,导致点接触两端电导值随点接触的宽度变化而呈阶跃上升,即量子化.虽然二维电子气中量子点接触电导量子化已经被实验…  相似文献   
10.
Using low-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LEED) and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 (STM)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lycine molecules adsorbed on Cu(001) can form but only the (2×4) and c(2×4) superstruc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missing LEED spots of the surface,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each (2×4) unit cell consists of two molecules, one being the mirror image of the other; the C-C axis of both molecules lies in the mirror plane of the Cu substrate without a significant shift and twist from the plane; and the two O atoms of the carboxylate group of both molecules locate at the same height level without significant buckling. According to these conclusions, a structur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2×4) superstructure (a model for the c(2×4) superstructure already exists). We argue that the (2×4) and c(2×4) superstructures must have similar specific surface free energy, that their hydrogen bonds must be of N-H-OII type, and that their local adsorption geometry must be similar or even the same. The advantage of combining STM with LEED to determine surface structures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