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载体,细胞内源性谷胱甘肽为保护剂和稳定剂,在细胞生命代谢活动驱动下合成性质优良的CdS量子点。光学性能表征显示,该CdS量子点在波长为450nm左右有发射峰,其荧光产率为5.2%。透射电镜表征显示CdS量子点粒径约为3.0nm,X射线衍射光谱表明该CdS量子点为立方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巯基乙酸和巯基乙酰肼为稳定剂,制备了酸度敏感型CdTe量子点。经与抗体链接,该量子点具备酸度敏感、免疫识别双重靶向功能。经荧光光谱分析、透射电镜图像及细胞免疫成像证明,抗体已成功链接于量子点表面,且该量子点具有酸度敏感及抗体识别的双重靶向功能,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记。  相似文献   
3.
岩体崩塌破坏的突发性使其成为最难预防的地质灾害之一,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边坡岩块体崩塌破坏多是系统不稳定导致的动力破坏, 因此应用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预警更为有效. 本研究通过引入多种时域动力学监测指标, 开展了岩体崩塌破坏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实验研究. 通过振动幅值、峭度指标等时域动力学指标监测, 可有效识别岩体分离破坏前兆现象, 提前55 s实现岩块体崩塌的早期预警. 多个时域动力学指标均可识别岩体破坏前的非协调性动力特征, 其中变异系数在识别这一振荡特征上优势明显, 可通过识别这一震荡特征实现崩塌灾害的早期预警. 此外, 破坏前岩体的振动速度是稳定岩体的2.1倍, 岩体破坏发生时刻赋存较大的冲击能量, 是岩体启程剧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通过综合分析峭度指标等时域动力学指标, 实现分离破坏前兆更为合理的判识. 本研究不仅为岩体崩塌灾害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数据与技术方法支持, 也为崩塌岩体启程剧动机制与破坏后运动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膜为载体、拉莫三嗪(Lamotrigine, LTG)为模板、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二甲基酰胺(1∶1.5,V/V)为致孔剂,制备了可用于高选择性快速分离血浆中LTG的分子印迹膜(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embranes, MIPM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检测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热重分析对MIPMs进行了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选择性吸附、吸附-解吸附和重复利用性实验探究了MIPM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DF表面成功包裹了LTG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且材料颗粒均匀。所制备的MIPMs对LTG的吸附容量为3.77 mg/g、印迹因子为8.97,并具有较快的传质速率(30 min)以及良好的重复利用性(6次重复循环使用后吸附效率为86.66%),对血浆中LTG的提取回收率为86.54%~90.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3.15%(n=5)。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孙进平  杜岩  程吉宽 《计算物理》1998,15(6):704-710
在数值相关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电阻抗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这是对Newton-Raphson类算法的改进。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给出该算法与常用的Newton-Raphson类算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