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用Knoevenagel方法,合成了MEH-CN-PPV,通过对其1H-核磁共振(1H-NMR)谱的研究,在MEH-CN-PPV的1H-NMR谱中发现烯键的Z/E两种构型的信号,通过积分面积初步估算E构型占15%,Z构型占85%。并且合成了模型化合物——齐聚物(E,E)-1,4-二(1-氰基-2-苯乙烯基)-2-(2-乙基己氧基)-5-甲氧基苯,其发生异构时,1H-NMR谱的变化与MEH-CN-PPV的Z/E两种构型在1H-NMR谱中的信号吻合。  相似文献   
2.
用200 W射频容性耦合氧等离子体处理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1 min, 研究了老化温度及时间对LDPE表面成分、 形貌和润湿性的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出现纳米凸点织构, 在60和90 ℃老化24 h后纳米凸点织构特征基本保持稳定.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经60 ℃老化24 h后, C—C含量由76.9%增至83.0%, C—O, CO和O—CO含量分别由16.4%, 2.2%和4.5%降至13.1%, 1.9%和2.0%. 经90 ℃老化24 h后, C—C含量较60 ℃老化表面增至84.1%, C—O含量分别降至10.1%, CO和O—CO含量分别增至3.1%和2.7%. 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接触角由97.2°降至42.3°, 经60 ℃老化24 h后接触角增至95.9°, 经90 ℃老化24 h后接触角增至104.2°, 等离子体改性LDPE表面发生“疏水性过回复”. 根据含有粗糙因子的接触角随时间演变模型, 得到了具有纳米凸点织构LDPE表面在不同老化温度下的可移动极性基团所占面积分数(fmp)、 固定极性基团所占面积分数(fimp)和特征时间常数(τ)3个成分重构参数, 解释了“疏水性过回复”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