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晶体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引入Keggin型多酸离子[PW12O40]3-到Co-bbp(bbp:3,5-双(4-吡啶基)吡啶)体系中,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一个新的物质Co{bbp}2(H2O)4(HPW12O40)(1)。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CDD)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C2空间群。 所呈现的结构由金属Co和有机配体bbp配合形成金属-有机单体,然后通过配体间的ππ键堆积成二维层状框架结构,多酸[PW12O40]3-作为模板嵌入框架的空穴内,形成一个以多酸为模板超分子化合物。 通过研究化合物1的催化性质,结果发现其对罗丹明B(RhB)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能力(可见光照120 min后降解率为94%),并且可以电催化亚硝酸根(NO2-)和抗坏血酸(AA),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以浓度为2~10 mol/L的NaOH溶液为溶剂,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片层结构的纳米CuO材料。XRD测试结果证明了在五个NaOH溶液浓度下制备的纳米CuO材料的晶型均呈现单斜晶相;TEM和SEM结果显示片层结构的纳米CuO材料厚度约为42 nm,长轴长在150~200 nm之间,短轴长在90~120 nm之间,形状随着NaOH浓度升高由不规则状向椭圆形转变;FT-IR谱中纳米CuO材料特征吸收峰位置发生了范围较大的红移或蓝移;UV-DRS谱中纳米CuO材料呈现出代表不同电子跃迁引起的四个吸收谱带区。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铜Cu(Ac)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去离子水作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CuO/GO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光电子能谱仪(XPS)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复合材料结构表征以及形貌分析,结果发现CuO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GO上.并将制备的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发现在光反应80 min后,罗丹明B的浓度降低率达到85;,因此CuO/GO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Cu(Ac)2为原料,两性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LAB)为模板,采用两种不同的调节pH值方式制备了Cu_2O纳米材料。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调节pH值方式均可获得Cu_2O纳米微球,并都呈立方晶相,而且样品的红外吸收峰、固体紫外吸收峰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蓝移;第一种Cu_2O纳米微球由针状纳米粒子积聚而成,针状纳米粒子间空隙孔径主要分布在25~5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22 m~2·g~(-1),禁带宽度为2.15 eV;第二种Cu_2O纳米微球由小的纳米球状体堆积而成,球状体间孔道直径集中在25~50 nm和50~125 nm两个区域,比表面积为9 m~2·g~(-1),禁带宽度为2.46 eV。两种不同的调节pH值方式获得的Cu_2O纳米微球,其反应历程和自组装机理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依次用密胺(MA)、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并分别应用于低密度线性聚乙烯(LLDPE)中。分别用APP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的极限氧指数(LOI)变化和磷含量变化评价了APP的耐水性。结果发现,改性后的APP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未改性APP的溶解度是0.368 0,MA-TDI-APP是0.212 3,减小了42.3%。改性后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的LOI变化量减小,添加量均为30%时,未改性APP处理的LLDPE的LOI值降低了5.3%,AM-TDI-APP处理的LLDPE的LOI值降低了2.5%。改性后APP处理的LLDPE水浸后磷含量损失降低,不同APP添加量的LLDPE,未改性APP处理的磷含量损失均在6.5%以上,MA-TDI-APP处理的磷含量损失在4%以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改性前后APP与LLDPE的相容性,改性后的APP与LLDPE的相容性较好,MA-TDI改性的APP与LLDPE的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Cu(Ac)2为原料,两性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LAB)为模板,采用两种不同的调节pH值方式制备了Cu2O纳米材料.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调节pH值方式均可获得Cu2O纳米微球,并都呈立方晶相,而且样品的红外吸收峰、固体紫外吸收峰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蓝移;第一种Cu2O纳米微球由针状纳米粒子积聚而成,针状纳米粒子间空隙孔径主要分布在25~5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22 m2·g-1,禁带宽度为2.15 eV;第二种Cu2O纳米微球由小的纳米球状体堆积而成,球状体间孔道直径集中在25~50 nm和50~125 nm两个区域,比表面积为9 m2·g-1,禁带宽度为2.46 eV.两种不同的调节pH值方式获得的Cu2O纳米微球,其反应历程和自组装机理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季戊四醇螺环磷酸苯酚酯;季戊四醇螺环磷酰二氯;苯酚;绿色合成  相似文献   
8.
以Cu(Ac)2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原料,乙二醇(EG)作溶剂和还原剂制备了Cu2O/MWCNTs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u2O以纳米粒子负载于MWCNTs表面的形成机理,并测试了复合材料对NOx的气敏性。结果表明Cu2O纳米粒子能够以键合作用负载在MWCNTs表面,Cu2O以纳米粒子形式有效负载是MWCNTs表面的化学吸附中心和Cu2+使用量的综合作用结果;Cu2O的负载有效增强了MWCNTs对NOx的气敏范围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