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针对星间激光通信受瞄准误差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rcum Q函数表示法的动态束腰控制方案。在不需要采取任何近似的情况下,利用Marcum Q函数给出了计算瞬时信道状态的闭合解析式,并建立了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在已知瞬时瞄准误差角时的最优光束束腰半径的简单代数表达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动态束腰控制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抑制瞄准误差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束腰控制方案的系统性能要明显优于采用固定束腰控制方案的系统性能,且所提方案在系统误码率和中断概率性能上较传统动态束腰控制方案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聚吖啶红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扑热息痛;聚吖啶红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备了聚对氨基吡啶(POAP)修饰膜电极,并研究了多巴酚丁胺(DBTM)在POAP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POAP修饰电极对DBTM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循环伏安(CV)图上出现两个氧化峰(P1,P2)和一个还原峰(P3)。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1氧化峰电流与DBTM浓度在9.12×10-10~8.15×10-7mol L和3.19×10-6~3.40×10-5mol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开路富集5min检出限可达9.12×10-11mol L。  相似文献   
4.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聚对氨基吡啶 (POAP)修饰膜电极 ,并用POAP电极研究了酚磺乙胺 (DIC)的电化学行为。POAP修饰电极对DIC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一对灵敏、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在最佳条件下 ,氧化峰电流与DIC浓度在 4.0× 10 -8~ 1.0× 10 -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开路富集 5min检测限达 7.6× 10 -10 mol/L。用POAP测定DIC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肾上腺素(EP)在聚对氨基吡啶(POAP)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POAP修饰电极对EP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最佳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EP的浓度在5×10-8~9×10-6mol L和9×10-6~9×10-5mol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和0.9997,检出限为2.5×10-9mol L。该电极寿命已超过两年,已用于实际样品中EP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单粒子散射对拉盖尔-高斯(LG)光束轨道角动量态传输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散射粒径、粒子位置、椭球粒子半径比、倾斜角度及LG光束初始轨道角动量模式对轨道角动量态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散射粒子半径越大,轨道角动量态的衰减越严重;散射粒子与光束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能量占比的规律变化;初始轨道角动量模式、椭球粒子半径比和倾斜角度对轨道角动量态的衰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星间激光通信系统易受瞄准误差影响的问题,在瞄准误差服从贝克曼分布的条件下,利用三阶中心矩法将其等效为修正后的Rayleigh分布,分别在中断概率一定和发射功率一定的假设下,建立了发射功率优化模型和中断概率优化模型,并计算出了两种假设条件下高斯光束经天线发射时的最优均方根宽度。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考虑瞄准误差时的系统中断概率、最小发射功率与最优均方根宽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该数值分析结果,在明确瞄准误差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高斯光束均方根宽度,以实现最优星间激光通信链路性能。  相似文献   
8.
The melting curve of iron is crucial for modelling of the earth‘s internal heat structures and to understand melting of solids at high pressures. However, the measured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iron at high pressures are disparate so far. We measured the shocked interface (porous iron/sapphire window) temperatures of a kind of porous iron.By using a model for shock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igh Pressures Res. 2 (1990) 159] and the previous results of sound velocity measurements [Chin. Phys. Lett. 18 (2001) 852], we determine the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iron at shock compression high pressures of 145 and 171 GPa. The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reported by other shock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possible different melting mechanisms of iron in diamond anvil cell and in shock compression, the corrected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iron at high pressures become more consistent.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负载金属Pt催化剂的制备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高温裂解法沉积铂纳米颗粒于碳纳米管壁的新方法。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碳纳米管壁的官能团衍生化以及这些官能团与铂颗粒沉积间的关系。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碳纳米管壁上负载的铂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小约为5 nm的铂纳米颗粒以金属Pt(0)的形式均匀分散在纳米管表面,主要晶面定向为(111)面。同时,考察了甲醇在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