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急冷Al-1at%Ge过饱和固溶体合金的结构和正常-超导转变特性。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样品为单一的过饱和α-Al(Ge)固溶体。电阻-温度测量指出,急冷过饱和α-Al(Ge)合金的Tc≈1.44K,高于纯Al的Tc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种用于液氦温区离子注入的低温装置。利用它可以在T<10K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离子注入,并就地进行1.7—300K的电阻测量。作为应用实例,给出了Al/Si多层膜低温离子束混合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装置的建立为研究亚稳或非晶材料的超导电性及其他低温性质,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一种确定超导体能隙的新方法,由隧道理论计算出Vmax/kT与Δ/kT的关系曲线,微分电导极大值电压Vmax由隧道电子谱测定,由Vmax/kT值及上述曲线很容易计算出能隙Δ值。这种方法很简单,而准确度几乎接近于曲线拟合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1961年Kunzler等人发现:Nb_3Sn,Nb-Zr等超导体在强磁场中临界电流密度jc仍然很大,可供制备获得强场的超导体磁体使用。 Mendelssohn曾将硬超导体临界磁场的增大,归源于样品内部存在尺寸很小的超导“系”。Kunzler将超导“系”和位错线联系起来,并且认为,他所观察到的高jc值是由于样品内部位错线密度很大。另一方面,却又把硬超导体当作均匀介质处理,他从理论出发,用负界面能效应来解释超导合金的反常磁行为。  相似文献   
5.
宏观量子现象──超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8年8月18日,Lockyer和 Janssen分别在印度和马来亚观察日全蚀,从太阳的发射光谱中发现了浅黄色的5876A线.他们猜测这是地球上尚未发现的一个新元素的谱线,并称它为Helium(氦). 1895年,Ramsay在地球上也找到了氦,主要在铀矿中.大气中氦的体积仅占10-6-10-5,是稀有气体. 1908年,荷兰Leiden实验室的昂内斯液化了最后一个“永久气体”──He气.最常见的He的同位素是He4,其沸点是4.215K,是当时所有气体中沸点最低的.(后来发现He3的沸点是3.19K,He3也有超流特性,但机制与He4不同).氦气的成功液化,开创了低温物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一、液…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在液氮温度下Si~ 离子注入对急冷Al-Si-Ge合金超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离子注入后的样品,存在一个T_c更高的超导转变。  相似文献   
7.
周先意  张其瑞  管惟炎 《物理学报》1988,37(7):1172-117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在无外磁场时,超导金属玻璃Zr78Co22的I-V特性。观察到电流引起的由超导态向正常态的转变是以阶梯跃变的方式完成的。阶梯的出现是局域的,且与电流扫描速率有关。分析表明,有阻态阶梯的出现,是由于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而导致热斑出现的结果。一维热流方程可以用来描述金属玻璃Zr78Co22局域的有阻态,但必须计及各热斑间的相互作用和样品本身的自吸热等效应。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在低于Tc较远的温度下,发现金属玻璃Zr78Co22带在纵向磁场中的I-V和H-V特性曲线上存在着两类电压跃变阶梯。与以往在准一维或准二维均匀超导体中发现的I-V曲线上出现阶梯结构的条件和特点作了系统的比较,综合应用超导相分离模型和由热涨落诱发的相位滑移中心的概念解释了所观察到的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名义组分为La_(5-x)Sr_xCu_5O_3(3-y)(x=0.5,0.75,1.0.1.25,1.5)的多晶样品,测量了5—150K的电阻温度关系,并选择部分样品做了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随组分的变化,该系统经历了超导体-半导体-金属(超导体)转变。通过与BaPb_(1-xBi_xO_3)系统类比对结果进行了计论。  相似文献   
10.
在16.0°K—20.3°K之间测量了Nb3Sn样品的热容量。Nb3Sn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比热跳跃值ΔC=2.21(±5%)焦耳/克分子·度。样品的临界温度Tc=17.88°K,转变宽度ΔTc≈0.2°K。ΔC值利用热力学关系式确定了Nb3Sn在0°K时的热力学临界场H0=5300奥斯特。利用本文的结果和文献上关于热膨胀系数的跳跃值Δα及?T/?P值验证了热力学关系式。扼要地描述了比热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