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力学   15篇
  202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两个基本假设,给出了混合型裂纹的启裂准则。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用本准则分析混合型裂纹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动态微孔长大的C-H-J细观模型,分析子孔隙材料的动态破碎的细观机理,利用Grady的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给出了破碎尺寸分布与材料孔隙度(损伤度)的定量关系,利用本文的结果,对破甲弹的破甲规律也可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采用Grady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方法.考虑破碎中塑性功耗散,对率相关塑性损伤介质中的动态破碎给出了一般结果。计算了动态破碎碎块尺寸与孔隙度(材料损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材料的动态破碎尺寸愈小;损伤后期出现大量的细小碎块。这些结果与已报道的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4.
陈增涛  王铎 《爆炸与冲击》1995,15(2):167-173
采用Grady发展的一种动态崩落的一般描述方法,考虑了Hertzberg对崩落过程的塑性修正,借助于不同的基体材料的等效应力假定,给出了考虑粘性(应变率)效应的强冲击载荷下延性材料的动态崩落尺寸与孔隙度的定量关系。这对动态断裂的细观描述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建于1960年,根据水电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60年代设立应用力学专业,70年代设立水工建筑力学专业,1977年设立了工程力学专业,根据系所结合体制的需要,于1982年建立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系与工程力学研究所.下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计算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拉伸冲击载通过本文的一套装置得到实现.利用两类传感器和前置放大装置,记录了一种含内表面环向缺陷的管子的动载荷和裂尖所在位置管子外缘处的动应变,这为断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7.
压电介质损伤、断裂力学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增涛  余寿文 《力学进展》1999,29(2):187-196
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力学是现代固体力学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压电介质损伤与断裂力学研究的现状,集中讨论了:(1)裂纹面电边界条件的不同模型及其求解的结果;(2)宏观连续力学与细观力学用于压电介质的损伤与断裂的静力学分析;(3)压电介质动态断裂分析的某些新结果.文末,指出了今后在压电介质损伤与断裂研究的某些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增涛  王发杰  王超 《力学学报》2021,53(4):1183-1195
声学分析在噪声控制、室内隔音等工程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声学模型往往伴随着吸声材料, 因此分析含阻抗边界条件的声学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广义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新型区域型无网格数值离散方法, 该方法基于多元函数泰勒级数展开式和加权最小二乘拟合, 将控制方程中未知参量的各阶偏导数表示为相邻节点函数值的线性组合. 本文首次将广义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含阻抗边界条件空腔声学问题的分析中, 建立了空腔声场问题的广义有限差分法数值离散格式. 与传统算法相比, 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具有无需网格剖分和数值积分、计算精度高、适用于大规模声学分析等优点. 通过具有解析解的经典算例, 研究了总节点数目和局部支撑点数目对数值结果的影响, 得到了最大计算频率与节点间距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此外, 将广义有限差分法应用于无解析解的二维和三维复杂声学模型, 并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所得的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数值实验表明, 该算法是一种高效、精确、稳定、收敛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含阻抗边界空腔声学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Ⅰ型裂纹,利用 Williams 裂尖场级数解,通过光弹分析,编制 FORTRAN 语言程序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从而给出了一种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实施的条件较宽,而精度却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孔隙材料的动态损伤与破碎的细观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态微孔生长的C-H-J模型分析了孔隙材料动态损伤的细观机理。利用Grady对动态破碎的能量描述给出了延性动态破碎的细观解释。此外,本文考察了应变率效应及应变强化效应(加工硬化)对动态延性损伤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应变强化与应变率效应相比其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