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荧光探针4'-羟基-3'-((2-吡啶亚甲基亚氨基)甲基)-4-氰基联苯(HPBC),用于对Zn~(2+)和CN~-的选择性识别检测。在Et OH-H_2O(2∶3,V/V,HEPES,p H=7.4)体系中,HPBC与Zn~(2+)按摩尔比1∶1络合,使探针在468 nm处的荧光明显增强,且最大发射峰发生15 nm的蓝移,而在加入其它金属离子后不产生明显的荧光增强现象,由此可以选择性识别检测水体系中的Zn~(2+)。本方法检测Zn~(2+)的线性范围为0.4~4.0μmol/L,检出限为36.5 nmol/L,比WHO规定的饮用水中Zn~(2+)限量水平(76μmol/L)约低1000倍。向HPBC中交替加入Zn~(2+)和EDTA,探针表现出"ON-OFF-ON"模式的荧光变化,且在4次循环后,体系荧光效率损失较小,表明HPBC对Zn~(2+)的识别具有良好的可逆性。荧光成像实验表明,HPBC可用于检测活细胞中的Zn~(2+)。而在DMSO-H2O(3∶7,V/V)介质中,由于与其它阴离子尤其是F~-与AcO~-相比,CN~-具有较强的碱性及较弱的氢键结合力,因此CN~-可使探针HPBC中的酚羟基去质子化,产生强的绿色荧光,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由此可以选择性识别检测水溶液中的CN~-,且不受其它阴离子的干扰。HPBC对CN~-的检出限0.575μmol/L。HPBC还可制成试纸条,通过检测试纸条颜色及紫外灯下荧光的改变,方便快捷地检测水样中的CN~-。  相似文献   
2.
环糊精包合作用及其分子识别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环糊精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概况,从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及其分子识别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偶氮化合物7-(4-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化合物1),并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F-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F-导致化合物1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了红色,从而实现了对F-的裸眼识别.其中F-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10-4—3.0×10-3mol/L,检测限为1.9×10-5 mol/L.  相似文献   
4.
柴胡中Cu、Zn、Fe、Mg和Ca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柴胡中Cu、Zn、Fe、Mg、Ca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6.8%-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研究金属元素在柴胡中的含量与药效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合成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即在含有β-环糊精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芳香硝基化合物可被较高选择性地还原为相应的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6.
以靛蓝-F-为组合探针,建立了非质子有机溶剂(DMSO、THF、DMF、二恶烷、乙腈)中微量水的比色检测新方法。结果表明,F-加入靛蓝溶液后体系的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进一步加入微量水之后,体系从黄绿色又变回蓝色,因而可作为一种变色探针实现对有机溶剂中微量水的裸眼识别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灵敏度,对DMSO、THF、DMF、二恶烷及乙腈中微量水的检测限分别为0.022%、0.043%、0.016%、0.34% 和0.015%。该方法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安全。实验结果表明,靛蓝与F-的结合比为1:2。利用核磁滴定方法对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8-羟基久洛尼定-9-甲醛和4-苯基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荧光探针(L)。在乙腈-水(1∶1,v/v,HEPES,pH=7. 4)缓冲溶液中,L与Cu~(2+)以1∶1和1∶2两种比例结合,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黄色,荧光发生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和Cu~(2+)浓度在0~13μM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实现水体系中对Cu~(2+)的高选择性定量检测,检测限为6. 7×10~(-8)M。  相似文献   
8.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银离子可被维生素C还原为银沉淀的原理,建立了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实验中考察了温度、时间、Ag+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选取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为35min,氧化剂用量为1.0μg·mL-1 的Ag+溶液2.0mL。同时优化了测定银的最佳原子吸收条件。建立的方法易于操作,检出限小于1.0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4%,线性范围宽,不受样品颜色干扰且其他共存物质干扰也较小,弥补了其他分析维生素C的方法的一些不足,样品测定结果和药典中的碘量法一致,该法的回收率为99.30%~106.06%,结果较为满意。绘制了两种标准曲线,其中绘制以银为标准的工作曲线更简便,而以维生素C为标准的工作曲线相比更准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