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1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用磷酸缓冲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抗坏血酸/谷氨酸混合溶液pH8.0并在130℃下加热发生Maillard反应,对反应后体系的中间产物(A294nm)、褐变程度(A420nm)以及反应过程中抗坏血酸和谷氨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抗坏血酸通过热解产物与氨基酸发生Maillard反应,抗坏血酸质量分数的增大能促进反应体系的褐变,谷氨酸质量分数对反应体系褐变程度的影响不大.任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均可对无色中间产物的生成起促进作用,且抗坏血酸对中间产物生成的影响大于谷氨酸.  相似文献   
2.
在中、碱性溶液环境下,对L-抗坏血酸自降解过程非酶褐变反应的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等对L-抗坏血酸自降解过程的影响,包括对底物消耗、无色中间体及褐色物质生成的影响;分析探讨了褐色物质生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溶液越偏向碱性环境,越有利于L-抗坏血酸的自降解及无色中间体和褐色物质的生成。生成褐色物质动力学研究表明:褐色物质的生成只与L-抗坏血酸的降解有关;通过建立褐色物质生成动力学方程发现,褐色物质的生成符合准零级动力学特征。不同pH环境,生成褐色物质的活化能不一样。当溶液pH值为9.5时,褐色物质的生成活化能为27.62 kJ·mol~(-1),均小于其它pH值下的生成活化能。根据L-抗坏血酸降解过程,对L-抗坏血酸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中、碱性条件下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3.
金丝桃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在金丝桃素含量及测定方法、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在金丝桃素的抗抑郁、抗病毒、治疗肝炎、治疗白血病、抗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金丝桃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金丝桃素的近一步开发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4.
丙酸乙酯与金属钠还原缩合,采用超声波加速反应合成丙偶烟。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反应时间由普通方法的6h缩短为3.5h,收率为55.8%,高于普通方法的51.6%。  相似文献   
5.
以2-氯吡啶为原料,经过取代反应、威廉森反应、劳森反应和缩合反应合成了5-{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亚苄基}-4-硫代-2,4-噻唑烷二酮,4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65.49%、63.68%、68.83%和85.48%.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经MS、IR和1H-NMR确证是预期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三氨基芴席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芴经硝化、还原得到2,4,7-三氨基芴,与一系列的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得以确证.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的Maillard反应挥发性产物进行提取和鉴定.研究了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提取量的影响,最佳的SPME采样条件是:采用CAR/PDMS(75 μm tiffckness)萃取头在40℃萃取温度下顶空萃取样品50min.鉴定出包括酮、呋喃、噻吩、噻唑、吡嗪、吡咯、吡啶、硫醇、苯酚、多硫化物在内的共68个挥发性化合物.噻吩,噻唑,多硫化物是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占挥发物总质量的91%以上.  相似文献   
8.
四硫代碳酸钠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霞  胡卫兵  余爱农  宋云  黎玉兰 《合成化学》2005,13(3):309-310,314,i005
以元水Na2S,CS2和S为原料制备了四硫代碳酸钠。探讨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10.
以丁二酮为主要原料,经缩合、脱羧反应,以62.3%的总收率合成了2,5-二甲基-3(2H)-呋喃酮。用UV,IR和^1H-NMR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