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化学   25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求新型蚜虫控制剂,以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EBF)为先导,引入不同类型的杂环取代EBF结构中不稳定的共轭双键,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杂环取代的EBF类似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IR及HRMS确证.对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及初步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对桃蚜和大豆蚜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优于先导EBF,酯基的引入则对驱避活性有利.  相似文献   
2.
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ible Spectra)测试并研究了坩埚下降法生长的LiNbO3、Fe:LiNbO3,以及Zn:Fe:LiNbO3晶体的吸收特性。分析了产生这些吸收特性的原因以及与工艺生长方法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LiNbO3单晶沿晶体生长方向,其紫外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在350—450nm波段的吸收也逐渐增大,这是由于Li的分凝与挥发,逐渐产生缺锂所造成的;在Fe:LiNbO3单晶中观察到Fe^2 离子在480nm附近的特征吸收峰,并发现沿生长方向,Fe^2 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加,这与提拉法生长得到的晶体不同;在Fe:LiNbO3单晶中掺入质量分数为1.7%ZnO后,吸收边位置发生蓝移,而掺杂质量分数达到3.4%时,观察到有红移现象。Fe^2 离子在Zn:Fe:LiNbO3单晶中的浓度与ZnO掺杂量有密切关系。在掺杂质量分数1.7%ZnO的Fe:LiNbO3单晶中,Fe^2 离子从底部到顶部的浓度变化比在掺杂质量分数3.4%ZnO晶体中大,这是由于Zn^2 抑制Fe^2 离子进入Li位的能力随掺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造成的。就该下降法工艺技术对Fe^2 离子在晶体中的浓度分布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个把增强颗粒球和基体空心球嵌入等效复合介质空腔中的“双层嵌套模型”,研究了颗粒增强材料自高温冷却下来时,不同相中热应力的分布特点。推出了热应力在弹性和弹塑性状态的各种表达式。研究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增强体受到压应力,基体材料中存在的静水应力为拉应力。温度继续下降,将出现自增强颗粒与基体界面向外扩展的屈服区。随增强相体积分数增大,增强颗粒受到的压应力和基体中的静水拉应力减小,增强颗粒与基体界面屈服的起始温差增大,而基体材料全面屈服的温差却减小。  相似文献   
4.
在Li2O-Al2O3-SiO2系统玻璃中掺入少量晶核剂TiO2,ZrO2,P2O5,再掺入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作为着色剂,在高温下溶制得到彩色透明玻璃,对上述玻璃进行微晶化处理,用差热分析(DTA)确定其晶化温度,测定与讨论了所获彩色透明微晶玻璃在紫外波段至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微晶化后,由于基质玻璃对光的微弱散射,引起吸收的增强,但不改变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的本征吸收峰位。  相似文献   
5.
用飞秒激光(200 fs,1 kHz,800 nm)脉冲在掺杂稀土离子Ce3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中进行了光存储实验研究,包括对样品的吸收光谱、激光照射前后的电子旋转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光谱的测量和讨论。结果表明掺杂稀土离子Ce3 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具有较低的写入阈值,有利于高速、并行的三维光存储。实验结果采用传统光学显微镜并行读出。给出了四层存储结果(点间距和层间距分别是4μm和16μm),并讨论了脉冲能量的大小对空腔尺寸的影响,进行高密度存储时,在保证读出信号灰度值足够大的情况下,应选择尽量小的激光脉冲写入能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三维光信息存储。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膜用于光催化氧化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using nano-TiO2 film, based on the use of a nano-TiO2-Ce(SO4)2 system an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was proposed. The technique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he Ce(Ⅲ) concentration change resulting from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Ce(Ⅲ), which was produced by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e(SO4)2, could be measured at a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CME). The COD values by this method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 current of Ce(Ⅲ) at the CME. Under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0.5 mg·L^-1 COD with the linear range of 1-600 mg·L^-1 was achieved. This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to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COD of ground water and wastewater samples. The resui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the conventional COD methods, i.e., permanganate and dichromate ones.  相似文献   
7.
修饰电极化学振荡计时电流法应用于苯胺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利通  鲜跃仲 《分析化学》1996,24(8):896-901
  相似文献   
8.
A cobalt hexacyanoferrate (CoHCF) nanoparticle (size ca. 60 nm)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CME) was fabricated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emoglobin (Hb) at this nanosized CoHCF CME was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a bar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and a general CoHCF CME electrodeposited in a traditional manner, the present nanosized CoHCF CME performed efficiently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for Hb with relatively high sensitivity, stability, and longlife, Combin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the nanosized CoHCF CME was used as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of Hb in the established flow injection analysis-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FIA-ECD) system. The peak current was a linear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from 2.5×10^-8 to 5.0×10^-6mol/L for Hb, with detection limit of 1.4×10^-8 mol/L. The FIA-ECD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ssess the Hb content of clinic blood samples with advantages of sensitiveness, speediness, easy control and small sample-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9.
选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0μL,并用不同比例的(A)甲醇、(B)四氢呋喃和(C)0.008 2mol·L^-1高氯酸溶液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按程序梯度洗脱模式对市售防晒产品中所用的15种防晒剂的标准品进行色谱分离,并在波长311nm处进行紫外检测。实样分析时,称取样品0.25g,用甲醇、四氢呋喃、水和高氯酸(体积比为250∶450∶300∶0.2)的混合液(以下简称混合溶剂)15 mL超声提取30 min,用混合溶剂定容至25.0mL,离心10min,分取上清液1.0mL,加入混合溶剂定容至10.0mL,经0.45μm滤膜过滤,取滤液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5种防晒剂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选定其中的二苯酮-3为参照物,并根据其余14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计算了各化合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等参数,确定了用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防晒产品中15种防晒剂的条件。还对色谱柱的型号、色谱仪器的型号以及柱温、进样量等对相对校正因子和保留时间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系统试验。证明了在选定的色谱柱型号的前提下,用QAMS方法可实现防晒产品中15种防晒剂含量的同时测定。应用QAMS方法测定了6个批次防晒产品中的防晒剂含量,所得结果与用标准曲线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QAMS方法在降低检测成本和节省检测时间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  Ionchromatography (IC)hasbeenrecognizedasausefulmethodfortheseparationofinorganicanionsandcationssinceitsintroductionbySmalletal .in 1975 .1AsignificanttrendinthedevelopmentofICmethodissearchforsensitiveanduniversaldetectionmethods .Themaind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