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防紫外线伞ATR-OMNI采样器的FTIR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实验使用OMNI采样器,直接对伞面内外进行单反射ATR的分析,快速、简便、不破坏样品,得到分辨率很好的红外图谱,再配合红外谱库的谱图检索,可以分别得到匹配率95%以上的尼龙-6和聚酯型聚氨酯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反转恢复测试中磁化矢量的演化特征:辐射阻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辐射阻尼存在下,水样(90% H2O in D2O)的反转恢复实验表明:当两脉冲的相位相差180°且反转脉冲角<180°时,或两脉冲相位一致但反转脉冲角>180°时,在检测期观测到的信号强度将不发生从负极大值到正极大值的突变;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存在频率偏置,信号强度存在波动,即beating效应.只有当两脉冲的相位一致而反转脉冲角<180°时,或两脉冲的相位相差180°但反转脉冲角>180°时,在检测期信号强度才发生突变,即jumping效应.这些现象都可通过辐射阻尼理论予以合理地解释.另外,在检测期当磁化矢量运动到-z轴附近(对应于τ=Trdln{tan[(π±δ)/2]}),信号强度与理论预计的偏差实际上与T1弛豫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甲苯二异氰酸酯生成过程中间副产物结构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非目标中间体,严重地影响反应进程,确定这些中间副产物的结构对以应机理、改进反应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核磁共振一振及二维HM-BC技术确定了该反应中的副产物结构,特地用其它分析方法难以确定的其苯环取代的位置进行了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