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物理学   1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分子离子H3 及其氘化同位素分子离子D3 和HD2 与超薄固体膜相互作用发生库仑爆炸为基础,分析讨论了H3 ,D3 和HD2 三种分子离子的形成机理,根据产物能谱分布,利用库仑爆炸技术确定了同位素分子离子HD2 的结构形式,给出具体核间距数值.并确定在实验中不存在线状结构的HD2 .提出一种三原子分子离子和固体相互作用中尾流效应的处理方式,通过和实验结果做比较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处理三体尾流效应的模式,并用之进一步确认了HD2 的结构形状.文章对H3 ,D3 和HD2 三种分子离子的实验结果做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2.5 MV静电加器提供的高品质微团簇束与固体、气体和大尺度团簇(100->1000原子/团簇)碰撞,超强飞秒激光与大尺度氘团簇相互作用,研究微团簇在大尺度团簇中的库仑爆炸特性,研究超短超强激光场中大尺度氘团簇的聚变机理.本文将介绍此项实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分子离子H2D+与超薄固体膜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阐述了H2D+对天体物理等领域的重要性,简述了近几年针对H2D+的研究,分析了在实验室条件下H2D+的形成机理,给出了其与固体膜相互作用产生库仑爆炸的能谱.进行了辅助实验,使D2+与相同固体膜发生作用,并利用这个结果和其他分析与处理方法,将H2D+的D+能谱中D2+计数部分做了去除.实验再次证实了分子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时尾流效应的存在,采用三体尾流效应对比的方法最终确定了H2D+结构形状和键长.对H2D+库仑爆炸后的较重离子尾流谱形状的反常现象做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A new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iatomic molecular wake effect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molecular ions D+ 3 and HD+ 2 while passing through a solid.The wake effects resulting from the reactions of the two similar ions with thin carbon foil are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oulomb explosion techniqu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estimate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D+ 2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model.  相似文献   
5.
Ion source effect on the bond length of ^4He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bond length of ^4HeH^+ resulting from collision-induced destruction is measured at 1.4420 MeV using the Coulomb Explosion Technique. The measured bond length of ^4HeH^+ is 0.094±0.003nm. The bond length of ^4HeH^+ obtained with our radio frequency (RF) ion source is larger than that obtained with a duoplasmatron ion source at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NL), but the bond lengths of H^+2 and H^+3obtained separately by ANL and by us with the two different ion sources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hich implies that there exists an ion source effect on the bond length of ^4HeH^+.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4^4HeH^+ bond lengths obtained by the two different ion sources are different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氮团簇离子N+10注入单晶硅直接诱发其表层转化为纳米晶结构, 导致光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 在250—320nm波段的紫外光激励下,在330—500nm光区出现明显的光发射带,并在360nm附近产生强度极高、单色性良好的发射峰,其强度达到N+注入试样或基底的5倍,是N+2注入试样的1.5倍. 在可见光区的730nm附近和近红外区的830nm附近也出现发光带. 所有上述发光都非常稳定,可长时间保持其发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团簇离子注入 硅单晶 纳米晶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分子离子H+3及其氘化同位素分子离子D+3和HD+2与超薄固体膜相互作用发生库仑爆炸为基础,分析讨论了H+3,D+3和HD+2三种分子离子的形成机理,根据产物能谱分布,利用库仑爆炸技术确定了同位素分子离子HD+2的结构形式,给出具体核间距数值.并确定在实验中不存在线状结构的HD+2.提出一种三原子分子离子和固体相互作用中尾流效应的处理方式,通过和实验结果做比较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处理三体尾流效应的模式,并用之进一步确认了HD+2的结构形状.文章对H+3,D+3和HD+2三种分子离子的实验结果做了对比和讨论. 关键词: +2')" href="#">微团簇HD+2 +3和D+3')" href="#">H+3和D+3 库仑爆炸 三体尾流势 团簇结构  相似文献   
8.
HD+在是研究分子离子同位素效应等方面最简单和理想的离子,并且在天体物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在实验测量其核间距和结合能研究中不可避免会混入H3+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在实际测量获取产物各种物理量的基础上,采取对比与分析的反推方法,将离子源中两种离子的比例实际测量出来,从而能较为准确地研究HD+的结构和性质.将实验测量的结果与理论推算进行比较,得到了相对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HD2+ 与固体膜的相互作用时, 发现在HD2+ 穿过固体时产生了较强的尾流效应, 并在确定HD2+作的结构时, 尾流效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一技术的使用, 可以使得许多使用传统方法无法确定的分子离子结构寻求到一种方法和手段. 本文就如何使用尾流效应来确定HD2+ 结构作一报道.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库仑爆炸能谱图普相对于分子离子的核间距时非常是非常敏感的.  相似文献   
10.
HD+在是研究分子离子同位素效应等方面最简单和理想的离子,并且在天体物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在实验测量其核间距和结合能研究中不可避免会混入H3+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在实际测量获取产物各种物理量的基础上,采取对比与分析的反推方法, 将离子源中两种离子的比例实际测量出来, 从而能较为准确地研究HD+的结构和性质. 将实验测量的结果与理论推算进行比较, 得到了相对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