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自下而上方法制备了金-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管,其中金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嵌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管壁内侧。金纳米颗粒的团聚、脱落和晶粒尺寸生长都可以被有效限制,而且催化剂负载量和尺寸大小均可实现简单控制。管壁中的介孔孔道、纳米管末端开口以及一维中空管道可以协同促进反应物扩散,从而提高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活性。循环实验证明这种复合纳米管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而且在反应过程中未出现金纳米粒子脱落或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星对星激光雷达成像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啁啾脉冲信号的反射层析成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光雷达多角度回波非相干累积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重构;分析了星对星反射层析成像的实现条件,包括成像分辨率、工作模式及成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成像方法,通过同轨道面的伴星探测方式可以满足激光雷达反射层析成像多角度探测的要求,在观测角度范围大于60°时能够得到0.1 m目标分辨率,角度范围越大,分辨率越高,且成像时间与卫星轨道半径和两星距离有关.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星对星反射层析成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自组装膜的研究不断引起人们重视[1] .一方面 ,其兴趣可能源于纳米级器件的组装 ,如生物传感器等 [2 ] ;另一方面 ,它可作为研究摩擦学 [3]、生物膜模拟 [4 ]和微观浸润性的模型体系 [5] .树枝状分子的结构可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 ,是很有潜力的纳米构筑基元 [6 ] .不同于常规的自组装膜构筑基元 ,树枝状分子的特殊结构使其在金属表面形成某些特殊的组装结构成为可能 .结合界面分子自组装技术和树枝状分子化学 ,国内外已有机构开展了树枝状硫醇的自组装膜的研究[7~ 9] .我们曾发现一种聚醚树枝状硫醇分子在金表面形成的自组装单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添加极少量氨时,氨-水混合蒸气在水平圆管上的凝结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氨的添加引发的Marangoni效应,水蒸气的凝结换热在实验工况范围内基本上都得到了强化。随着表面过冷度的增加,凝结换热系数表现出有峰值点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当氨蒸气的浓度为0.38%时,混合蒸气的最大凝结换热系数可达纯水蒸气的1.9倍,从液膜热阻和扩散热阻的角度分析了强化换热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董彬  徐景坤  郑利强 《化学进展》2009,21(9):1792-1799
自20世纪70年代导电聚合物发现以来,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对苯及其衍生物等,以其特殊的电子、电化学、光学性质以及巨大应用潜力受到广泛关注。离子液体是一类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作为一类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溶剂,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支持电解质、测试介质以及离子液体参与形成的聚集体,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以及电化学性质测试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SⅡ型R134a制冷剂笼状水合物是理想的蓄冷介质之一。基于分子动力学(MD)方法,建立晶体结构模型,在NPT系综下运算,通过观察最终构象,分析计算体系中粒子的均方位移(MSD)和径向分布函数(RDF),从微观上揭示了小分子和温度对SⅡ型水合物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分子对小晶穴(512)占有率从0.25变化到1.00,占有率为0.25和0.50时,水合物晶体结构分解严重,体系中分子混乱,晶体结构难以稳定存在,占有率在0.75以上时,水合物晶体结构清晰有序,能够稳定存在;当体系温度由260K增大到290K时,水合物结构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在280K时晶体结构出现扭曲变形,此时有部分水合物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7.
将一系列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催化甘油和尿素合成甘油碳酸酯。结果表明,中性离子液体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离子液体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反应的进行,离子液体阳离子的正电性活化尿素,阴离子的负电性活化甘油,并且催化剂酸碱位点的平衡对催化反应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离子液体可以实现回收利用至少五次,且催化活性基本不变。采用功能化离子液体替代传统金属催化剂,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且所用原料为廉价易得的生物基原料,过程中也不使用有机溶剂,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慕课和微课的发展及在线教学实践的新背景,探索了多元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实践证明,适当比例的翻转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授课效率和教学的系统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提高了“教”与“学”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使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微乳液:离子液微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液一般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极性相:一般为水;非极性相:一般为有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均一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制备、化学合成等领域.离子液体是熔点低于100℃,完全由离子组成的一类物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又被称为"可设计型溶剂".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极性相、非极性相,甚至表面活性剂,构筑的一类微乳液――离子液微乳液,重点介绍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董彬  张珍仙  刘亚飞  张彰 《化学研究》2014,25(6):627-631
合成了一类含季铵基和磺酸基结构的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质谱、离子定性试验验证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并测定了其表面性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符合设计预期;五种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在30mN/m左右,临界胶束浓度达到10-4~10-5数量级.此外,虽然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能比相应单链型表面活性剂的稍差,但其稳泡性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