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墨迹鉴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航  柯惟中  籍康 《光学技术》2007,33(3):456-458
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用可见514.5nm和紫外325nm激光器作激发光源,分别测试了不同品牌的黑色圆珠笔,蓝色圆珠笔和黑色签字笔墨迹的拉曼谱图。在可见514.5nm激光器的激发下,黑色和蓝色圆珠笔墨迹都呈现了丰富的拉曼特征峰而黑色签字笔仅出现了碳峰的信号;此时改换325nm激光器来激发,发现黑色签字笔墨迹出现了清晰的拉曼特征谱峰。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同一类型且不同品牌笔的墨迹拉曼特征谱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种品牌墨迹的拉曼峰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实验结果将为鉴定签字笔和圆珠笔油墨种类提供了法庭科学依据。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对样品的无损性,其次还有快速、无需对样品预处理和测试方法简单等。  相似文献   
2.
The Raman spectra of DNA in different levels of vitamin C with 10- and 30-min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s were reported. The intensity of UV radiation was 18.68 W/m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vitamin C could alone prevent UV radiation from damaging DNA, but the effects depend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vitamin C.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vitamin C was about 0.08-0.4 mmol/L, vitamin C decreased UV radiation-induced DNA's damag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vitamin C exceeded 0.4 mmol/L, vitamin C accelerated DNA's damage instead. Maybe the reason is that when DNA in aqueous solution is radiated by UV, free radicals come into being, and vitamin C can scavenge free radicals, so vitamin C in lower concentration can protect DNA. The quantity of free radicals is finite, when vitamin C is superfluous, free radicals have been scavenged absolutely and vitamin C is residual. Vitamin C is a strong reductant. When the mixture of DNA and residual vitamin C is radiated by UV, vitamin C reacts with DNA. The m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DNA紫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检测了DNA与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混合物经10和30 min紫外辐射的拉曼光谱,紫外线的辐射照度为18.68 W·m-2。实验表明,维生素C对DNA损伤的影响与其浓度密切相关。低于0.35 mmol·L-1的维生素C对紫外线诱发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保护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越来越好,0.35 mmol·L-1时保护效果最佳。当维生素C的浓度高于0.35 mmol·L-1时,在10 min的紫外辐射中,维生素C不仅没有保护DNA,反而促进了DNA的损伤,DNA被损伤的程度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30 min的紫外辐射中,相对于不加VC的紫外辐射,维生素C对DNA仍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紫外辐射对牛血清白蛋白影响的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了牛血清白蛋白粉末和水溶液及其经过40min、3h、5h和8h紫外辐射的拉曼光谱图。实验结果表明紫外辐射改变了牛血清白蛋白中硫硫键的几何构型,40min的紫外辐射使牛血清白蛋白粉末中一半以上的硫硫键由“扭式-扭式-扭式”构型变成了“反式-扭式-扭式”构型,经过3h和5h的紫外辐射,从拉曼谱图上已看不到表征硫硫键几何构型的谱峰。40min和3h的紫外辐射使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中部分硫硫键由“扭式-扭式-扭式”构型变成了“反式-扭式-扭式”构型,但当紫外辐射时间长达5h时,硫硫键又只有“扭式-扭式-扭式”一种构型。经过紫外辐射,牛血清白蛋白粉末中酪氨酸残基有由“暴露”式向“埋藏”式转变的趋势;水溶液中一部分酪氨酸残基经紫外辐射后由“暴露”式变成了“埋藏”式。紫外辐射对粉末状态牛血清白蛋白主链构象影响要比溶液状态大。  相似文献   
5.
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是一种由285个氨基酸组成的Ⅱ型跨膜蛋白质,我们测试了重组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BAFF)固体粉末和水溶液的拉曼光谱,通过分析酰胺Ⅰ和酰胺Ⅲ的拉曼特征谱带,判断出重组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BAFF)固体粉末状态下构象全为β-折叠结构和β-回转结构,而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主要仍为β-折叠结构和β-回转结构,另外可能有少量的α-螺旋结构。同时对其侧链构象及环境也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对紫外线诱发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拉曼光谱探讨维生素C对紫外线诱发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测量了小牛胸腺DNA水溶液及其添加微量维生素C并经过9min和30min紫外辐射的拉曼光谱,紫外线的辐射照度为18.68W/m^2。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O.2mmol/L的维生素C存在的条件下,全波段的紫外辐射对DNA只造成了轻微的损伤。DNA被保护可能是因为紫外辐射虽然产生了对DNA损伤很大的自由基,但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另外由于DNA和维生素C在260nm处对紫外线都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也可能是维生素C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强于DNA,从而保护了DNA。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鉴定领域对两位当事人身上织物(YB1, YB2)与现场发现纤维(JC)进行纺织纤维一致性比对,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YB1, YB2和JC的形貌特征,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检测和分析了三种样品的分子结构,发现YB1与JC的特征峰位基本一致,YB2与JC有明显差异。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纤维的类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Micro-Raman)光谱技术,观察和聚焦到纤维细节进行精准检测,判别出YB2是包含纤维素纤维和涤纶PET的混合纺织纤维,凸显Micro-Raman光谱技术在复合纤维司法鉴定中实现无损、精准检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不同pH值不同时间酸处理的DNA溶液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牛胸腺DNA被配制成pH 3.0,pH 2.0,pH 1.0的酸性溶液,在其进行水合的过程中分别测试了样品经过1,2,12和24 h后的拉曼谱图。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内部发生了明显的质子化作用,其拉曼特征频率和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随着不同的pH值和不同时间的酸处理它们的变化程度也不同。在pH 3.0的DNA溶液中仅在1 h处理后的拉曼谱图出现了微弱的A构型DNA的特征峰,溶液中主要以存在B构型为主,并有C构型特征峰的出现且随着水合时间的延长,该峰强增加。在pH 2.0的DNA溶液中仅见B构型和C构型特征峰,随着时间的增加,B型特征峰峰强逐渐减弱且伴随着C型特征峰峰强的增加。在pH 1.0的DNA溶液中B,C构型特征峰基本消失,出现了强度很大的891 cm-1峰以及1 265和1 418 cm-1峰,它们是Z构型的特征峰,891和1 265 cm-1峰随时间的延长峰强增加而1 418 cm-1随时间延长峰强减弱。从pH 3.0开始,随着酸性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DNA溶液质子化程度逐渐加深,直到pH 1.0时其双螺旋结构遭到严重的修饰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